测算贷款风险度一般应考虑()等因素。
第1题:
根据贷款方式、借款人信用等级、借款人的风险限额等确定可否贷款、贷款结构和附加条件属于( )的内容。
A.贷前调查
B.贷款项目评估
C.贷款审查
D.贷款审批
选:C
解析:贷款审查包括以下8点
1.贷款的直接用途。
2.借款人的借款资格条件。
3.借款人的信用承受能力主要内容有: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统一授信(或公开授信)情况、已占用的风险限额情况、是否存在超风险限额发放贷款。此外,审查时还应特别注意借款人的应摊未摊、盘亏损失、潜在亏损等方面的问题。
4.借款人的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领导人的工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5.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及偿债能力。
6.贷款保证人的情况
.审查贷款抵(质)押物的情况。主要内容有:抵(质)押物的合法性、抵(质)押物的所有权属、抵(质)押物的价值、抵(质)押物的登记、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抵押合同或质押合同的条款审查、抵(质)押物的保管和抵(质)押物的处理等。
8.根据贷款方式、借款人信用等级、借款人的风险限额等确定是否可以贷款,以及贷款结构和附加条件等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通过审核贷款担保物,保证人以测定贷款风险度,调查借款的信用情况和风险情况,称为对()的调查。
第5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一般采取担保贷款。对信用等级在()级(含)以上,或者落实了切实可行的贷款风险防范措施的借款人,可以采取信用借款的方式。
第6题:
“地区贷款质量查询”可按()方式汇总地区贷款质量情况?
第7题:
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分类时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依据是()。
第8题:
在对贷款进行浮动定价时,贷款风险程度可以通过哪些指标进行衡量()。
第9题:
贷前调查
贷款项目评估
贷款审查
贷款审批
第10题:
授信限额
授信期限
贷款利率
还款方式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贷款风险程度
贷款规模
贷款期限
借款人信用等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信用等级及授信额度动态评定制度,根据借款人实际情况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结合贷款项目风险情况初步确定()等。
第16题:
《商业性贷款利率定价指引(试行)》提出,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应综合考虑贷款风险程度、客户综合贡献度、本行经营策略、市场竞争情况等多重因素,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适当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
第17题:
根据农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案,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由以下()因素决定。
第18题:
个人信贷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信用、贷款方式、贷款形态、贷款期限、利率、汇率等()。
第19题:
以下()因素不影响贷款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贷款方式
贷款期限
项目信用等级
贷款形态
第22题:
贷款效益性
贷款安全性
借款合法性
借款人信用等级
第23题:
“信用等级-贷款形态”
“信用等级-五级分类”
“五级分类-贷款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