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19 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答案:
    解析: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要不要变法。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场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 第2题:

    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答案:
    解析:
    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仍要借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 第3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主张“中体西用”

    D脱离人民群众


    A,B,D

  • 第4题:

    19世纪末,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三方面的问题,守旧派与维新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 A、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B、使中国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C、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 D、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正确答案:A,D

  • 第5题:

    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等。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夏僧右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日本早期的通俗小报出现于()

    • A、明治维新之前
    • B、明治初年
    • C、19世纪末年
    • D、20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为()。

    •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 B、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 D、惧怕人民群众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多选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

    主张“中体西用”

    D

    脱离人民群众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

    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

    C

    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日本早期的通俗小报出现于()
    A

    明治维新之前

    B

    明治初年

    C

    19世纪末年

    D

    20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等。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夏僧右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人类公理》
    C.《仁学》
    D.《变法通义》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19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答案:
    解析:
    (1)第一,要不要变法。(2)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 第15题: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 第16题:

    简述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实际合法地位·开中国报刊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重视政论、创造时务文体。

  • 第17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B、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
    •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

    • A、A以日本为师
    • B、B求富
    • C、C求强
    • D、D中体西用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是导致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 A、不能否定封建主义
    • B、对帝国主义幻想
    • C、惧怕人民群众
    • D、不重视武装
    • E、依靠军阀势力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问答题
    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
    (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维新变法。
    3、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实际合法地位·开中国报刊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重视政论、创造时务文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为()。
    A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

    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C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

    惧怕人民群众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
    A

    A以日本为师

    B

    B求富

    C

    C求强

    D

    D中体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

    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