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A、460万B、127万C、430万D、220万”相关问题
  • 第1题: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暴徒刺杀了国民党实际负责人(),国民党人被迫举行武力讨伐,(“”)爆发。


    参考答案:宋教仁;二次革命

  • 第2题: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

    A.430万

    B.220万

    C.460万

    D.127万


    参考答案:A

  • 第3题:

    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哪些举动将国共双方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关闭了()

    A.国民党当局县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B.国民党召开一党独大的国民大会

    C.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参考答案:A, B, C, D

  • 第4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发“胜利财”,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3)国民党政府从多方面加剧对广大人民的疯狂掠夺,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4)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推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不仅成功地领导了解放区军民在第一条战线的革命斗争,而且成功地领导了国统区人民在第二条战线的革命斗争。

  • 第5题:

    辽沈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 A、国共两党
    •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
    • C、国民党中央内部
    • D、国民党地方与国民党中央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解放战争期间,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重要活动有()


    正确答案:2.28起义

  • 第8题: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①陕北②中原③山东④华北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正确答案: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 第10题:

    问答题
    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正确答案: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
    A

    430万

    B

    220万

    C

    460万

    D

    127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A.四川

    B.北平

    C.台湾

    D.广州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答案:A,C,D
    解析:
    【命题依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掀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内战开始时,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蒋介石政府有很强的兵力,且经纪商、军事物资上等都占 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动人民群众进解放 战争,使得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就是中国共产 党“得道’的重要体现。
    【解题思路】
    (1)题考查为新'中国而奋斗中关于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的理解和识记。
    (2)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3)在国民竞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 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 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 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故正确迭项是ACD。B项是指国民党军事上的失利,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现状,和本题的原因无关,故不选。

  • 第16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过哪些重要的进步报刊?它们是怎样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摇摇欲附的反动统治,一方面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勘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法》等反动法令,并出动军警对蓬勃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加紧对进步新闻带来和进步新闻工作者进行摧残和迫害。然而,新闻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并没有被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吓倒,他们冲破重重障碍,在国统区创办了许多进步报刊。这些报刊,有的是秘密出版的,有的是公开出版的,有的是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出版的。其中主要的有:
    一、《周报》。1945年9月8日创刊于上海,由唐獀、柯灵主编,茅盾、夏衍、马寅初、马叙伦、吴晗、郑振铎、叶圣陶等名人均为该刊撰稿。该刊“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加强团结,实行民主”为使命。1946年8月被国民党查禁。
    二、《文萃》周刊。1945年10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黎澎主编。开始主要选载重庆、昆明、成都、贵阳等地报刊上的精彩文章,并且选登过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的社论。郭沫若、茅盾、田汉、宦乡、许广平、米谷、丁聪、沈同衡等著名文化界人士也经党在该刊发表文章和政治漫画。1946年后,该刊成为上海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刊物。它用通俗的文字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引起反动派的恐慌。1947年3全面内战爆发,该刊转入地下,改名《文萃丛刊》。同年7月22日,该刊编辑陈子涛、骆何民和经理吴承德被捕,1948年分别被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该刊随即停刊。
    三、《展望》。1948年5月1日创刊上海,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社长俞寰澄。该刊《军事一周》专栏每期都有对战局的报道和分析,大胆揭露国民党军事上的惨败和政治上玩弄和谈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1949年3月被子查封。上海解放后复刊。
    四、《解放》报。1946年2月22日创刊于北平,总编辑钱俊瑞。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一份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同年5月29日被国民党查封,钱俊瑞等30余人遭国民党逮捕。
    五、《挺进报》。1947年2月创刊。它是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秘密出版的油印报纸,专门抄收刊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稿。后被国民党发现,编辑和出版人员陈然、成善谋被杀害。
    上海《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在党的影响下也投入了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此外,还出现了大批学生进步报刊。它们在发动和指导学生运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第17题: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海军最大的一艘军舰投诚起义。这艘军舰的舰长是谁?军舰名称叫什么?


    正确答案: 邓兆祥;“重庆号”巡洋舰。

  • 第18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是在哪次战役中全军覆没的()


    正确答案:孟良崮战役

  • 第19题: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


    正确答案:五.二〇运动

  • 第20题:

    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哪些举动将国共双方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关闭了()

    • A、国民党当局县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 B、国民党召开一党独大的国民大会
    • C、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以下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意义的是()

    • A、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丧失殆尽
    • B、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
    • C、使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 D、彻底消灭了国民党的军队力量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判断题
    辽沈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

    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

    解放战争的进程

    C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

    解放战争的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