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教育机会均等”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原则所包括的内容有( )

    A. 竞争机会均等
    B. 成功机会均等
    C. 就业机会均等
    D. 办事机会均等

    答案:A,B
    解析:

  • 第2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 体现了( )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答案:A
    解析:
    在孔子的年代,地位低下或贫穷的人一般是不能接受教育的,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主张不 论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皆可人学受教,这就在教育起点上达到了均等。

  • 第3题:

    教育机会均等体现了(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答案:C
    解析:
    C。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而全民教育指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也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考生需准确掌握教育的全民化与教育的民主化的内涵。@##

  • 第4题:

    简述西方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


    正确答案: (1)教育机会均等思想的萌芽;
    (2)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改良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性阶段;
    (3)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改革目标的自主性发展阶段。

  • 第5题:

    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教育平等的内涵包括()

    • A、人即目的
    • B、教育权利平等原则
    • C、教育机会均等原则
    • D、差别性对待原则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目前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1)区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2)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倾斜;
    (3)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4)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差。

  • 第9题:

    现代教育是机会均等的教育,这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样的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国家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而采取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 第11题:

    多选题
    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原则所包括的内容有().
    A

    竞争机会均等

    B

    成功机会均等

    C

    就业机会均等

    D

    办事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

    正确答案: 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答案:对
    解析:

  • 第14题:

    教育公正首先指(  )。


    A.入学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结果均等

    D.教育机会均等

    答案:D
    解析:
    教育公正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而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两个方面。

  • 第15题: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


    正确答案: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

  • 第16题:

    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原则所包括的内容有().

    • A、竞争机会均等
    • B、成功机会均等
    • C、就业机会均等
    • D、办事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 A、发展教育
    • B、分配公平
    • C、教育公平
    • D、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教育民主化体现为()

    • A、教育机会均等
    • B、教育质量和效果平等
    • C、教育过程和结果平等
    • D、教育制度相同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教育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 有多种解释:
    一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
    二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关系互动的均等),
    三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

  • 第20题:

    分析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


    正确答案: (1)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权利;
    (2)从受教育对象上看应该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
    (3)在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教育形式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
    (4)衡量受教育权均等的指标应以整个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来衡量。

  • 第21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判断题
    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分析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

    正确答案: (1)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权利;
    (2)从受教育对象上看应该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
    (3)在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教育形式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
    (4)衡量受教育权均等的指标应以整个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来衡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教育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 教育机会均等是和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教育机会均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表达的是受教育机会上的权利平等。这种受教育权上的机会均等具有社会历史性,它是近代以后随着教育机会普及到普通民众之中而产生的一种理想和愿望,最终在“二战”后成为指导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均等也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没有面向所有人的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机会均等原则是难以实现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