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第1题:
衡量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有时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也可以把道德认识看作是对于行为中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需要时,就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感到悔恨或不满意。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在一个人的品德发展中,每一个结果都是不可忽视的。道德认识属于品德的理智特征,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则容易产生盲目性;道德情感属于品德的动力系统,在缺乏足够道德情感的情况下,即便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也只能成为苍白无力的句子,而诱发不出外显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则是品德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基础上的外部表现。
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地位,在正确道德认识指导下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可成为稳定的、经常的推动个人产生相应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最终使个体形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当道德行为遇到困难或不能实现时,道德情感则进行调节,或改变行为方式,或改变自己的道德认识。可见,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
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体现在儿童品德发展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各有不同特点,可能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知情行不一致的情况。品德发展过程,也是三者相互协调的过程。
略
第5题:
教师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取决于()
第6题:
作为道德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者结晶内化而成的道德成份是()
第7题: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
第8题:
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第9题:
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第10题:
教师道德行为的前提是()
第11题:
第12题: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第13题:
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A.标志
B.关键
C.中介
D.基础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
第17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第18题:
人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评价。
第19题:
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第20题:
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是()。
第21题:
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
第22题:
我们常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表明()。
第23题:
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
第24题: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
道德认识的核心是道德思维能力
道德情感调节着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