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试论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性格和气质是个性结构中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地交织在一起的两个重要方面。区别是:
1)性格和气质他们从不同的实践领域中发展起来。性格归入社会现象,从伦理道德角度去描述性格特征,气质则是根据医疗的需要,归入自然科学范畴,从生理解剖方面去探讨气质。
2)性格和气质在生理基础方面也有区别。性格的生理基础是先天的神经类型特点与在社会经验影响下神经系统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合金(动力型);气质是以神经过程的特性以及由此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基础。即性格是后天获得的,气质是天赋的。
3)性格和气质在表现形式和范围上的区别。性格和人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既包括人对现实的态度特征,也属于情绪、意志和认知特征;气质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突出表现在情绪方面的特征,看成是性格的下位,跟内容无关。
4)性格和气质二者的某些特征可以一致,但不能说是等同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互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形成相同性格。
5)性格和气质的发生和发展也不同步。性格随着自我意识发生、发展而发展,气质是先天生物因素影响。所以气质变化较难和慢,性格的变化较易和快。
联系:
1)依据性格和气质的生理基础之间密切联系,必然会发生相互的影响。一方面,神经活动类型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影响:在性格的表现上涂有各自的气质特色;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使某种性格特征发展。另一方面,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过程中,使神经过程类型的某些特征的到变化或隐蔽。即气质特征常常融合在性格之中。
2)依据心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论性格和气质相互作用机制发生过程。——气质特征可以影响周围环境,以不同方式作用于自己的行为,从而间接地影响性格;气质作为环境元素在调节环境和教育过程中塑造着性格;由气质决定的刺激需要,使个体选择一定的情境或活动来满足个体的需要;人格纬度本身也可以是一种刺激来源,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着人的气质特征。
略
第5题:
在气质与性格关系的表述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第6题:
对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人的性格与气质的相互关系是()。
第8题:
第9题:
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性格体现了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气质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性格的锻炼与修养,可以优化自己的气质
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第10题:
性格和气质同时出现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随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
性格虽然稳定,但可以改变
气质影响性格发展的速度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论述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进行教育。
学生的气质、性格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分好坏,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但每一种气质又都存在向某些积极或消极品质发展的可能,因此,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克服消极品质。
(2)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学生的性格常常影响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其学习成绩。如对聪明而缺乏毅力的学生就要加强毅力锻炼。
(3)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学生的性格差异复杂多样,有性格特征的差异,也表现为性格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甚至表现出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因此,对其性格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抓住其中的本质方面,有的放矢,帮助其形成完善的性格。
(4)掌握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智。教育机智除了出于教师有纯熟的教育经验和良好的个性特征,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的了解。只有摸透学生的“脾气”,才能采取有原则而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略
第16题:
试述气质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第17题:
试区别概念:气质、个性、性格。
第18题: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第19题: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性格代表着个体的社会性特点
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
性格影响气质的形成速度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从气质和性格各自的特点来看,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类型的自然影响
在性格形成过程中,气质影响着性格的表现方式
性格可以影响气质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