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情绪障碍者,神经症患者,处于精神异常状态,或是可能表现出社会偏差行为者,他们需要的是()
第1题: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改善
A、错误的认知、不良情绪
B、认知障碍、情绪障碍、不良行为、异常行为
C、不良认知、情绪障碍
D、不良行为、情绪障碍
E、行为与情绪障碍
第2题:
A、领导者
B、治疗师
C、调解员
D、教育者
第3题:
第4题:
严重情绪障碍者,神经症患者,处于精神异常状态,或是可能表现出社会偏差行为者,他们需要的是()
A个体心理治疗
B矫治性治疗
C发展性治疗
D预防性治疗
第5题:
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改变来访者对事物的认知()。
第6题:
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正确的是( )
第7题:
有关集体心理治疗的说法不适宜的是()
第8题:
个体心理治疗
矫治性治疗
发展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
第9题:
1~2名治疗者
20~30名患者
可解决心理冲突、行为障碍
可用分析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
可促进相互学习,增强治疗信心
第10题:
婚姻家庭问题者
神经症者
精神病性障碍者
人格障碍者
性心理障碍者
第11题:
神经症者
人格障碍者
精神病性障碍者
婚姻家庭问题者
性心理障碍者
第12题:
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
小组组员通常是有较严重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有社会偏差行为的人
社会工作者扮演使能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扮演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
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第13题:
A.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B.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不需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关系。
C.心理咨询建立在咨询师与求助者良好关系的基础上。
D.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第14题:
认知过程是客观现实世界与情绪、行为反应的中介,当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或由于感觉作出错误的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思维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思维受到限制或歪曲,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对原来的认识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认知观念加以改变。属于这种心理治疗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B、询者中心治疗
C、行为治疗
D、认知治疗
E、支持治疗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最有效的适应证是A、适应不良行为
B、抑郁障碍
C、神经性厌食和贪食
D、性心理障碍
E、人格障碍
第15题:
第16题: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用药原则()
第17题:
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
第18题:
有关集体心理治疗的说法不适宜的是()
第19题:
心理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心理治疗为辅,药物治疗为主
两者均重要
第20题:
昏迷者可以接受广义的心理治疗
狭义的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各类神经症
专门的心理治疗适用于有心身疾痛的精神病患者
同一类障碍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第21题:
5~10名治疗者
20~30名患者
可解决心理冲突、行为障碍
可用分析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
可促进相互学习,增强治疗信心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神经症
性心理障碍
食物中毒
儿童行为障碍
情绪反应
第24题:
系统脱敏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
来访者中心治疗
合理情绪治疗
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