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特雷斯曼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可见,她重视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
(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
(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
(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更多“简述注意的中期选择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瑞斯曼提出的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理论是(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多阶段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
    过滤器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多伊奇等人提出了后期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则提出了多阶段选择这个较灵活的理论。衰减理论的提出者则是特瑞斯曼。

  • 第2题:

    以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作为理论假设的注意理论有(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A,B,C
    解析:
    认知资源理论是认为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而不是通道容量有限。所以D项错。

  • 第3题: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A,B
    解析: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强调注意的作用在于识别信息,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被识别。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强调注意在信息识别中的作用。后期选择理论强调所有信息都能被识别,注意的作用是选择一些信息进行反应,因此后期选择理论又称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理论不同于前面三种理论将注意看做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是把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强调注意不是发生在通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哪里加工任务复杂哪里就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 第4题:

    简述注意的的晚期选择理论。
    注意选择所在的位置可能并不在信息加工的早期,也不在中期,而是在晚期。这就是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依奇和多依奇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多依奇和多依奇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后来,诺曼又进一步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未被说出,是因为个体一味地注意和反应其他东西,从而使它们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等)的缘故。晚期选择模型由于强调反应的选择,因而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

  • 第5题:

    简述注意的认知理论。


    正确答案: 注意的认知理论有注意的选择性理论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人脑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有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由布罗德班特提出。该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完全通过并接受加工;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机制外并完全丧失了,该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该理论是在知觉水平上的选择,故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衰减器理论由特瑞斯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当信息通过过滤机制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被减弱了,并未完全丧失,过滤器是按照衰减的方式工作。该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后期选择理论由多伊奇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者衰减的装置;所有的信息都进入中枢加工机制,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由约翰斯顿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以上四种理论中,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关心人是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来完成认知任务。认知资源理论有资源限制理论和和双重加工理论。
    资源限制理论由卡尼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有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控制。
    双重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双加工理论的例子有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等。

  • 第6题:

    简述中期妊娠米非司酮引产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①注意宫缩强度,一般服药1h即可有宫缩,2h即可有胎儿排出,因而要做好外阴消毒、铺无菌巾。
    ②胎儿胎盘排出后即用宫缩剂或服中药生化汤、益母膏等,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③随访宫缩及月经恢复情况。

  • 第7题:

    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受到注意。后来布罗德本特又强调期待的作用,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另外,他还进一步指出,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故而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 第8题:

    注意的四种瓶颈模型包括()

    • A、过滤器理论
    • B、衰减理论
    • C、后期选择理论
    • D、多阶段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注意的的晚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注意选择所在的位置可能并不在信息加工的早期,也不在中期,而是在晚期。这就是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依奇和多依奇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多依奇和多依奇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后来,诺曼又进一步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未被说出,是因为个体一味地注意和反应其他东西,从而使它们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等)的缘故。晚期选择模型由于强调反应的选择,因而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受到注意。后来布罗德本特又强调期待的作用,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另外,他还进一步指出,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故而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注意的的晚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注意选择所在的位置可能并不在信息加工的早期,也不在中期,而是在晚期。这就是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依奇和多依奇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多依奇和多依奇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后来,诺曼又进一步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未被说出,是因为个体一味地注意和反应其他东西,从而使它们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等)的缘故。晚期选择模型由于强调反应的选择,因而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注意的中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特雷斯曼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可见,她重视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
    (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
    (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
    (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答案:
    解析: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分为两种: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①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认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而且认知系统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②双加工理论:谢夫林等人认为,人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 第14题:

    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
    解析:
    (1)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做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注意是一种认知资源,它是有限的。人进行不同的活动时,需要不同的注意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2)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就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将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资源,这种观点不把注意看做是单一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而是将注意看做是给所有其他心理过程提供支持的资源。

  • 第15题:

    简述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
    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受到注意。后来布罗德本特又强调期待的作用,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另外,他还进一步指出,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故而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 第16题:

    简述注意的中期选择理论。
    特雷斯曼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可见,她重视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
    (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
    (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
    (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 第17题:

    简述职业生涯中期个人面临的职业与职业角色选择。


    正确答案: (1)继续留在原来的职业锚位上,使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更加熟练,成为专家;
    (2)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自己的技能通用化,更多地充当带头人的角色;
    (3)离开原职业工作,寻求新的适宜的职业角;
    (4)进入行政挂历领域,从根本上改变职业角色。

  • 第18题:

    简述选择评价要素需注意的选择标准。


    正确答案: (1)评价要素的重要性。
    (2)评价要素的可衡量性。
    (3)评价要素的共同性。
    (4)评价要素的相关性。
    (5)评价要素的相对独立性。
    (6)评价要素数量的合理性。

  • 第19题:

    注意的中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特雷斯曼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
    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可见,她重视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 第20题:

    简述运用强化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 第21题: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公共选择理论用以解释组织行为,它假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经济人”。经济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的最大化者,因此个体行为难以与集体行为达成一致,因为组织行为对公共组织产生的收益是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其他人不付成本就能参与享受,好“搭便车”,于是不会主动采取行为。同时,政府作为经济人,也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预算最大化者,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动力,过分增加政府产出不会被指责浪费,而是提高公众中的声望,完全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也解释了政府规模一直膨胀的现象。
    它是应用经济学的假定和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核心主题是应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说明市场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以及政府失败问题。

  • 第22题:

    多选题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有(  )。
    A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B

    认知资源有限理论

    C

    注意反应选择模型

    D

    注意的衰减模型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有: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注意的衰减器模型、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有: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性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能量分配模型。

  • 第23题:

    问答题
    注意的中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特雷斯曼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
    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可见,她重视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 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受到注意。后来布罗德本特又强调期待的作用,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另外,他还进一步指出,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故而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