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第1题:
学生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A、学生
B、家长
C、社会
D、教师
第2题:
道德评价,就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身或其他个体和群体己经发生的行为以及其他道德现象所做的是非、善恶性质及价值的判定。()
第3题: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第4题:
简述将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取向相联系划分价值取向类型。
1、功名型
2、安稳型
3、享乐型
4、储蓄型
5、事业型
6、模糊型
略
第5题:
近年来,学生为了上网逃课的现象非常多,划分这些学生这种行为为偏差行为的标准是()。
第6题:
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
第7题:
情感领域学习目标分类中,学生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对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属于()。
第8题: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属于()。
第9题: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第10题: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参观法
实践活动法
第11题:
费用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成本,是具体对象化了的成本
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
费用是与企业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经济价值耗费,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
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服务相联系,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第12题:
个别化
特殊化
另类化
贴标签
第13题:
教育评价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以评价主体的需要和目标为标准来评判某些属性或现象的价值。()
第14题:
A、运用阶段
B、联想阶段
C、彼此关联阶段
第15题:
第16题:
某些学校将具有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标定为个案工作的对象,由此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对这些学生“另眼相看”。这种不恰当的做法在社会工作领域被称做()。
第17题:
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小组相互作用的类型()
第18题:
有些学校将某类学生、具有某种特点的学生标定为个案工作的对象,由此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将这些学生打入另册特殊处理。这种不恰当的做法在社会工作领域被称为()。
第19题:
演示技能是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时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陈示给学生观看,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出来,用媒体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第20题: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验,这种方法是()。
第21题:
第22题:
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
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第23题:
接受
反应
形成价值观念
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第24题:
接受
价值体系个性化
反应
形成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