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0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题目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0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0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与王某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向王某提供贷款10万元,王某向张某支付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6倍的利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借款合同无效
    B:借款合同有效,利息的约定无效,王某无须向张某支付利息
    C:借款合同有效,利息的约定部分有效
    D:借款合同有效,利息的约定有效

    答案:C
    解析:
    《合同法》第211条第2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本题中张某与王某约定的利息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的部分不予保护,即未超出的部分有效,王某应向张某支付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利息。

  • 第2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民间借贷行为中视为不支付利息的有( )。

    A.张某向赵某借款250万,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未约定支付利息
    B.李某向赵某借款250万,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约定按年支付利息,但并未约定利息的具体金额也未约定利率
    C.甲公司向赵某借款250万,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未约定支付利息
    D.乙公司向赵某借款250万,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约定按年支付利息,但并未约定利息的具体金额也未约定利率

    答案:A,B,C
    解析:
    非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由“人民法院”确定利息。因此D项错误。

  • 第3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民间借贷行为中出借人可以要求支付利息的是( )。

    A.张某向赵某借款250 万元,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未约定支付利息
    B.李某向赵某借款250 万元,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约定按年支付利息,但并未约定利息的具体金额也未约定利率
    C.ABC 公司向赵某借款250 万元,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未约定支付利息
    D.XYZ 公司向赵某借款250 万元,双方签订的借款凭证中约定按年支付利息,但并未约定利息的具体金额也未约定利率

    答案:D
    解析: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不得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选项 A、C 不正确。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选项 B 不正确。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选项 D 正确。

  • 第4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有限公司按照银行要求提供保证担保,保证人为某主管部门,即市冶金工业局。该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该担保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不能做保证人。冶金工业局为国家机关,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

  • 第5题:

    依照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中的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 A、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由甲向乙出卖一台旧彩电
    • 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租赁一幢闲置楼房
    • C、张某与李某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由张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没有约定利息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5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合法。《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 第7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假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应当怎么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应当根据《合同法》第61条、第205条的规定处理。即当事人首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的其他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本合同的借款期间为三年,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 第8题:

    2001年7月,章某向聂某借款20万元。在同村王某的见证下,双方口头约定期限6个月,利息1万元,预先从本金中扣除,聂某实际交付19万元于章某。同年12月,章某向聂某偿还了19万元。2002年,聂某数次追讨利息未果,遂向法院起诉。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借款合同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约定采用口头形式
    • B、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
    • C、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得约定采用口头形式
    • D、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借款人承诺借款时生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此借款合同如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此借款合同如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法》第197条第1款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当事人之间的借款不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而属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2001年7月,章某向聂某借款20万元。在同村王某的见证下,双方口头约定期限6个月,利息1万元,预先从本金中扣除,聂某实际交付19万元于章某。同年12月,章某向聂某偿还了19万元。2002年,聂某数次追讨利息未果,遂向法院起诉。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借款合同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约定采用口头形式

    B

    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

    C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得约定采用口头形式

    D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借款人承诺借款时生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假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应当怎么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应当根据《合同法》第61条、205条的规定处理。即当事人之间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的其他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本合同的借款期间为三年,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假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应当怎么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应当根据《合同法》第61条、第205条的规定处理。即当事人首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的其他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本合同的借款期间为三年,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公司与乙信用社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信用社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甲公司按照信用社的要求提供保证担保,保证人为当地县政府。乙信用社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5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该合同的担保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乙信用社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4)假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应当怎么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不合法。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例中当事人之间的借款不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因此应当采用书面形式。P346
    (2)该合同的担保不合法。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除了在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进行转贷的情况下,国家机关不能做保证人。P321
    (3)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不合法。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P348
    (4)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时,也不能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1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在1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1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1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本题中,本合同的借款期间为3年,应当在每届满1年时支付。P347

  • 第14题:

    2016年1月,甲个人独资企业(下称甲企业)向陈某借款5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年利率24%;利息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合同未约定逾期利率。王某、李某为该笔借款提供了保证担保。在王某、李某与陈某签订的保证合同中,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方式。
    借款期限届满,甲企业无力偿还借款本息,陈某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因在保证责任承担上存在分歧,陈某以甲企业、王某、李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甲企业偿还借款本息,包括按年利率24%计算的逾期利息;王某、李某为该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庭审中,保证人王某、李某答辩如下:
    (1)本案中借款年利率高达24%,明显属于不合法的高利贷,贷款利息应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6%计算;
    (2)借款合同未约定逾期利率,逾期利息应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6%计算;
    (3)本案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陈某应先就甲企业财产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足部分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和担保、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王某、李某的答辩(1)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2】王某、李某的答辩(2)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3】王某、李某的答辩(3)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王某、李某的答辩(1)不成立。
    根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题中,约定的借期内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陈某有权要求按照24%计算利息。
    2.王某、李某的答辩(2)不成立。
    根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题中,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为24%,陈某有权要求按照借期内的利率24%计算逾期利息。
    3.王某、李某的答辩(3)不成立。
    根据规定,如果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本题中,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方式,王某和李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 第15题:

    2019年1月5日,张某向李某提出借款1万元;2019年1月6日,李某将1万元的现金交付给张某;双方未约定借款利息。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借款合同自2019年1月5日生效
    B.借款合同自2019年1月6日生效
    C.张某不必支付利息
    D.张某须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E.张某须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答案:B,C
    解析:
    (1)选项AB: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生效;(2)选项CDE: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 第16题:

    2001年7月,章某向聂某借款20万元。在同村王某的见证下,双方口头约定期限6个月,利息1万元,预先从本金中扣除,聂某实际交付19万元于章某。同年12月,章某向聂某偿还了19万元。2002年,聂某数次追讨利息未果,遂向法院起诉。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本案中章某和聂某在借款时未约定支付利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聂某在还款时可要求章某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 B、聂某在还款时不可要求章某支付逾期利息
    • C、该借款合同应视为不支付利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法》第197条第1款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例中当事人之间的借款不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因此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第18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银行要求提供保证担保,保证人为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即市冶金工业局。该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不能做保证人。冶金工业局为国家机关,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

  • 第19题:

    王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借期6个月,利息为每月5%,李某立即同意,但要求预先将应支付的利息在本金中扣除。双方在还款时产生了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合同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该无效,王某应该归还借款,并返还所获利益
    • B、该合同仍然有效,只是本金应该按照王某实际拿到的数额计算
    • C、李某的主张合法,应该予以支持
    • D、视为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因此王某不需支付利息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2001年7月,章某向聂某借款20万元。在同村王某的见证下,双方口头约定期限6个月,利息1万元,预先从本金中扣除,聂某实际交付19万元于章某。同年12月,章某向聂某偿还了19万元。2002年,聂某数次追讨利息未果,遂向法院起诉。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法院应如何判决?()

    • A、判决章某偿还利息1万元
    • B、因为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因而判决借款合同无效
    • C、因为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因而判决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计算利息
    • D、判决章某偿还利息1万元,而王某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有限公司按照银行要求提供保证担保,保证人为某主管部门,即市冶金工业局。该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该担保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不能做保证人。冶金工业局为国家机关,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法》第197条第1款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例中当事人之间的借款不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因此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某商业银行向某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某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0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法。《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