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称为(),为了()和()对其加以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段是()。

    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
    教材P97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 第2题:

    《土建设施运维细则》规定,变电站内道路应设置()。

    单向横坡$; $单向纵坡$; $双向横坡$; $双向纵坡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在城市道路平面规划中,超高缓和段是由直线段上的双向坡横断面过渡到具有完全超高的单向坡横断面的路段。其在一般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最好不小于( )m。

    A:5~10
    B:10~15
    C:15~20
    D:20~25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的路段有()。

    • A、上坡纵坡大于5%的路段
    • B、下坡纵坡大于6%的路段
    • C、加宽超过1m的路段
    • D、平面半径小于50m的路段
    • E、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

    正确答案:A,B,D,E

  • 第5题: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向)心力,该平曲线路段横断面上设置(),即设置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其原理是用车重产生的向内水平分力抵消部分离(向)心力

    • A、竖曲线
    • B、曲线超高
    • C、缓和曲线
    • D、曲线加宽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在超高过渡段上,路面外侧逐渐抬高,从而形成一个附加坡度,称为()。

    • A、超高渐变率
    • B、加宽渐变率
    • C、抬高
    • D、横坡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为了使汽车在小半径平曲线上不减速的安全行驶,必须把曲线部分的行车道做成向()倾斜的单向横坡,称为平曲线超高。

    • A、外侧
    • B、内侧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公路硬路肩横坡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直线路段的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其坡度值应与车道横坡值相同

    B

    直线路段的硬路肩在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横坡值宜采用2%

    C

    当曲线超高小于或等于5%时,内、外侧硬路肩横坡值和方向应与相邻车道相同

    D

    当曲线超高大于5%时,内、外侧硬路肩横坡值应不大于5%,且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硬路肩横坡的设置情况包括:①直线路段的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其坡度值应与车道横坡值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横坡值宜采用3%4%。②曲线路段内、外侧硬路肩横坡的横坡值及其方向:当曲线超高小于或等于5%时,其横坡值和方向应与相邻车道相同;当曲线超高大于5%时,其横坡值应不大于5%,且方向相同。③硬路肩的横坡应随邻近车道的横坡一同过渡,其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应控制在1/330~1/150之间。④中型以上桥梁及隧道区段的硬路肩横坡值。应与车道相同。

  • 第9题:

    填空题
    为了减少横向力,就需要把弯道外侧横坡做成与内侧同向的单向横坡,这种设置称为()。

    正确答案: 超高横坡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城市道路路拱横坡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多幅路应采用由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

    B

    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路拱横坡

    C

    采用单向坡时一般采用直线形路拱

    D

    人行道宜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应朝向雨水设施设置位置的一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路拱横坡指路拱横向的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道路横坡应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纵坡及气候条件确定。宜采用1.0%~2.0%。快速路及降雨量的地区宜采用1.5%~2.0%。严寒积雪地区、透水路面宜采用1.0%~1.5%。保护性路肩横坡度可比路面横坡度加大1.0%。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或双向路拱横坡,多幅路应采用由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人行道宜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应朝向雨水设施设置位置的一侧。采用单向坡时一般采用直线形路拱。双向坡时应采用抛物线加直线的路拱。

  • 第11题:

    单选题
    轻轨线路曲线超高(横坡),正线圆曲线上超高率()。
    A

    小于等于12‰

    B

    小于等于13‰

    C

    小于等于14‰

    D

    小于等于1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面是(   )。
    A

    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

    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

    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

    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向)心力,在该平曲线路段横断面上设置( )。

    A.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B.内侧高于外侧的单向横坡
    C.外侧高于内侧的双向横坡
    D.内侧高于外侧的双向横坡

    答案:A
    解析: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向)心力,在该平曲线路段横断面上设置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 第14题:

    下列可以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的是( )。

    A.上坡纵坡大于5%的路段
    B.下坡纵坡大于6%的路段
    C.平面半径大于50m 的路段
    D.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
    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 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 第15题:

    轻轨线路曲线超高(横坡),正线圆曲线上超高率()。

    • A、小于等于12‰
    • B、小于等于13‰
    • C、小于等于14‰
    • D、小于等于16‰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为了减少横向力,就需要把弯道外侧横坡做成与内侧同向的单向横坡,这种设置称为()。


    正确答案:超高横坡度

  • 第17题:

    当计算所得的超高横坡小于路拱坡时,应取超高横坡度为路拱横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道路应设()横坡,坡度1%~2%。

    • A、有
    • B、单向
    • C、双向
    • D、多向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土建设施运维细则》规定,变电站内道路应设置()。

    • A、单向横坡
    • B、单向纵坡
    • C、双向横坡
    • D、双向纵坡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为了使汽车在小半径平曲线上不减速的安全行驶,必须把曲线部分的行车道做成向()倾斜的单向横坡,称为平曲线超高。
    A

    外侧

    B

    内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城市道路平面规划中,超高缓和段是由直线段上的双向坡横断面过渡到具有完全超高的单向坡横断面的路段。其在一般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最好不小于()m。
    A

    5~10

    B

    10~15

    C

    15~20

    D

    20~2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二级公路(v=60km/h),路面宽度7m,土路肩宽度0.75m,路拱横坡2%,土路肩横坡4%。某平曲线半径选定为180m,超高横坡取6%,超高旋转轴绕边线旋转。该曲线的超高缓和段最小长度、超高缓和段最大长度是下列哪个选项?(  )
    A

    45m,120m

    B

    50m,130m

    C

    55m,135m

    D

    60m,14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1)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5.4条规定,当路拱横坡度发生变化时,必须设置超高过渡段。其超高渐变率应根据旋转轴的位置按表7.5.4确定。由表7.5.4可知,v=60km/h,超高旋转轴绕边线旋转,边线超高渐变率为1/125。根据7.5.6条规定,超高过渡宜在回旋线全场范围内进行。当回旋线较长时,其超高过渡段应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内,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或圆缓点处。
    (2)最小值LC=B·iC/P=(7×6%)/(1/125)=52.5m。
    (3)最大值LC=B·iC/P=(7×6%)/(1/330)=138.6m。
    取整即为55m和135m。

  • 第23题:

    填空题
    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称为(),为了()和()对其加以规定。

    正确答案: 超高缓和段,行车舒适,利于排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