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为梁()mm,板()mm。
第4题: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时,下列部位纵向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桩承台(基础)()mm,基础梁()mm,楼层梁()mm,楼层板()mm。
第5题: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第6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
第7题: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第8题:
对于处于露天环境的清水混凝土结构,板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
第9题: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下列有哪些规定是符合的()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15mm
25mm
30mm
40mm
第13题:
第14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第15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对板类构件为()
第16题:
当设计中未注明保护层厚度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侧到砼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亦不应大于50mm;对于厚度在300mm以内的结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箍筋或不计算应力的次要钢筋,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对于环境介质有侵蚀性的工程或大体积基础工程,保护层厚度宜增加。
第17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中6.4.2当预制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时,宜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第18题: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第19题:
钢筋安装位置的检查,有关保护层厚度说法正确的有()。
第20题: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第21题:
第22题: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8mm,-5mm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