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缓冲通信时,当发送者要发信息时,执行send系统调用命令,产生()进入操作系统核心。
第1题:
下列关于对象消息的观点,不正确的是(6)。
A.键盘、鼠标等设备有变化时,就会产生消息
B.应用程序对象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应用程序对象之间不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对象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第2题:
如果系统采用信箱通信方式,当进程调用Send原语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时,其原因是(23)。
A.指定的信箱不存在
B.调用时没有设置参数
C.指定的信箱中无信件
D.指定的信箱中存满了信件
第3题:
第4题:
消息缓冲通信时,当()执行到receive系统调用命令时,也产生自愿性中断,进入操作系统核心;操作系统将消息内容从消息缓冲区复制到接收者空间中,然后收回()。
第5题:
下面关于COMMIT命令说法错误的是()。
第6题:
当对一个流操作完毕时,可以保证操作系统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目的地,应调用方法()
第7题:
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在Pascal程序中调用的sin(x)是()。
第9题:
发送者信箱
接受者信箱
指定的工作区
指定的PCB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UNIX操作系统的shell不能完成(27)的功能。
A.解释并执行来自终端的命令
B.解释并执行shell脚本
C.解释并执行来自外存的命令
D.执行系统功能调用
第14题:
A.错误
B.正确
第15题:
使用异步通信原语时,发送者在消息发送完成以前为什么不能使用缓冲区?该如何解决?
第16题:
对于同步通信原语而言,进行调用send原语将消息发出后便处于()状态。
第17题:
UNIX操作系统的Shell是负责()的模块。
第18题:
进程间采用信箱通信方式时,可调用send原语把信件投放到()
第19题:
linux操作系统使用()命令显示内核消息。
第20题:
系统在()时,发生从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解释并执行来自终端的命令
解释并执行来自终端的内部命令
解释并执行来自终端的外部命令
进行功能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