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一般在铸型焙烧后冷却至600~700℃时进行浇注,从而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因此,对相同成分的铸造合金而言,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可小于金属型和砂型铸件的最小壁厚。
第1题: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尺寸正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下面对防止铸造裂纹方面说法错误的有()
第3题:
对于铝、镁等合金铸件,铸件的冷却主要是依靠铸型本身(),所以厚壁金属型比薄壁金属型的冷却作用()。
第4题:
生产最小壁厚为0.8mm的铝合金铸件时,应采用的铸造工艺是()。
第5题:
相同的铸件在金属型铸造时,合金的浇注温度应比砂型铸造时低。
第6题:
砂型铸造时,铸件壁厚若小于规定的最小壁厚时,铸件易出现()。
第7题:
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第8题:
铸件壁厚越大,越有利于液态合金充型,但随壁厚增加,铸件晶粒越(),易出现()、()等缺陷。
第9题:
浇不足与冷隔
缩松
夹渣
缩孔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降低铸型焙烧过程的升温速率
熔模避开铸型的热中心
包埋料调拌应严格按粉液比进行
铸造完成后铸件应缓慢冷却
合金不能过熔
第13题:
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铸造铸出的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5mm~1mm,最小孔径可达0.7mm。
第15题:
分型面是为起模或取出铸件而设置的,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所用的铸型都有分型面。
第16题:
不同材料、不同铸造方法生产铸件所能得到的最小壁厚不一样,用砂型铸造灰铸铁件时,能获得的最小壁厚为()。
第17题:
在一定铸造条件下,每种合金能铸造铸件的最小壁厚,取决于该合金的()。
第18题:
熔模铸造一般在铸型焙烧后冷却至600~700℃时进行浇注,从而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因此,对相同成分的铸造合金而言,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可小于金属型和砂型铸件的最小壁厚。
第19题:
铸件的最小壁厚是指在某种工艺条件下,铸造合金能够()的最小厚度。若设计的壁厚小于该最小壁厚,铸件易产生()和()等缺陷。
第20题:
能够预防铸件产生缩孔的措施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σ砂=σ金=σ压
σ金>σ砂>σ压
σ压>σ金>σ砂
σ压>σ砂>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