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促进供求矛盾不断的转化,推动旅游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不断趋于均衡。
更多“旅游供求平衡”相关问题
  • 第1题:

    旅游资源是调节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杠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有()。

    • A、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
    • B、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供求平衡
    • C、旅游价格政策
    • D、旅游促销策略
    • E、旅游产品策略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已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平衡点。 (3)如果总需求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平衡点。


    正确答案:(1)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AD=AS,即500P=600-50P.  P=1.09    Y=545
    (2) 总需求上升10%以后,新的总需求曲线 AD’=AD×(1+10%)=(600-50P)×(1+10%)=660-55P  AD’=AS   660-55P=500P     P=1.19    Y=595
    (3) 总供给上升10%以后,新的总供给曲线为AS=550P, 求解得:P=1, Y=550.

  • 第4题:

    下列对于土地供求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 B、土地供求平衡是绝对的
    • C、土地供不应求是相对的、暂时的             
    • D、土地供过于求是绝对的、普遍的、永久的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


    正确答案:组成部分

  • 第6题:

    当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后,达到供求平衡后的均衡数量将()

    • A、减少
    • B、增加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 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 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 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影响短期总供求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信贷收支平衡;
    (2)财政收支平衡;
    (3)国际收支平衡。

  • 第9题:

    单选题
    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A

    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B

    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C

    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D

    供需可比量的平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旅游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 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之间的相互平衡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着眼于 ( )
    A

    短期供求平衡

    B

    长期结构调整

    C

    短期结构调整

    D

    长期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后,达到供求平衡后的均衡数量将()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供求平衡表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供求分析方法。( )


    答案:对
    解析:
    供求平衡表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供求分析方法。

  • 第14题: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畜产品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畜产品的供给量与需求作为两个对立的方面达到对等的均衡状态。

  • 第16题:

    简述二部门经济中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正确答案: 二部门经济中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支出法:Y=C+I
    收入法:Y=C+S
    其恒等式为:C+I=C+S
    I=S

  • 第17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 A、物价稳定
    • B、利率机制健全
    • C、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 D、金融市场发达
    • E、货币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什么?()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 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 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试述如何使组织的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结束后,往往会出现三种供求不平衡的结果: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人力资源供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
    (1)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员工过剩,一般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1)通过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来吸收过剩的人力资源。2)加强员工培训。3)减少工作时间。4)裁员。5)制定一些优惠措施鼓励提前退休。6)合并或关闭一些臃肿的机构,减少人力资源供给,并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2)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出现员工供给短缺,一般可采用如下政策和措施解决:1)把内部处于相对富余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安排到人员短缺的岗位上去。2)进行技术创新,增添新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对人力资源数量需求。3)在符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报酬,以应付员工的短期不足。4)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面向社会招聘所需人员,可以录用一些正式员工、兼职员工和临时员工。5)对组织的现有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效率,使其不仅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还能适应更高层次的工作,并为职务的升迁作好准备。6)外包。
    (3)人力资源供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1)通过组织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如晋升、调任)来满足空缺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对过剩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将他们补充到空缺岗位上。3)进行组织内外人力资源的流动,以平衡人员的供需。总之,组织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不仅仅是保持员工需求和供给的总量上平衡,更重要的是实现员工在质量、层次、类别等供需结构上的平衡。

  • 第20题:

    简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措施);
    ①培训本组织员工,对受过培训的员工根据情况择优提升或补缺并相应提高工资待遇;
    ②进行平行性岗位调动,适当进行岗位培训;
    ③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量,给予相应的补偿获奖励;
    ④重新设计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⑤雇用临时工。
    ⑥改进技术或进行超前生产。
    ⑦制定招聘政策,向组织外进行招聘等。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于土地供求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B

    土地供求平衡是绝对的

    C

    土地供不应求是相对的、暂时的             

    D

    土地供过于求是绝对的、普遍的、永久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

    物价稳定

    B

    利率机制健全

    C

    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D

    金融市场发达

    E

    货币供求平衡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有()。
    A

    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

    B

    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供求平衡

    C

    旅游价格政策

    D

    旅游促销策略

    E

    旅游产品策略


    正确答案: E,B
    解析: 通过控制供给和影响需求来达到调节供求矛盾的目的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②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供求平衡;③旅游价格政策;④旅游促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