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重要的入仕途径是()
第1题:
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
C.俸禄制度
D.军功入仕制度
第2题:
第3题:
曹操入仕,第一次得到的官职是?()
第4题:
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第5题:
隋唐科举制的实施,打破了隋唐以来的“门第”界限,为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入仕创造了条件。
第6题:
简述清初的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的特点。
第7题: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第8题:
科举
荫补
军功入仕
纳资入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科举选士
荫补入仕
军功入仕
流外补职
第12题:
征辟
科举
荫补
军功
第13题:
辽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______作为入仕的门径。( )
A.世选
B.科举
C.荐举
D.博士弟子
第14题:
明清地方官学生员有两条入仕之途:一是参加科举乡试,一是贡入国子监。
第15题:
范仲淹认为,宋代入仕的基本途径一为科举,一为()
第16题:
赀选和恩荫在古代称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
第17题: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第18题:
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禄仕派”的人物是()
第19题:
门荫
行伍
入幕
流外入流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举荐
世选
科举
军功
第22题:
第23题:
荫补
军功入仕
流外补职
纳资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