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家庭服务中要遵守()原则。
第5题:
在某个家庭面临贫困时,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内容包括()。
第6题: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签订的服务合同,其内容应包括()。
第7题: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签订的服务合同应包括的内容有()。
第8题:
个案
团体
家庭
社区
第9题:
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服务对象包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脱的个人
服务对象包括贫困和成员关系严重失调的家庭
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
服务对象包括陷入困境的社会群体以及内部关系不佳、缺乏发展活力的社区
第10题: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
社会工作者是否能有效地给服务对象输入希望
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工作者的有效支持
第11题:
全面评估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问题
与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
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
第12题:
家庭服务介入活动的目标
家庭服务资源
家庭会谈时间和次数
家庭会谈地点
参加会谈的家庭成员以及基本要求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心理社会模式的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中,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为()。
第17题:
目前社会工作者冯女士为某服务对象提供的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已进入开始阶段。此时社会工作者冯女士的主要任务是()。
第18题: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老陈一家提供家庭服务。在家庭会议时,因孙子患有厌食症,奶奶指责媳妇不会照顾家庭,抱怨连孙子的入学安排也需要自己操心提醒。社会工作者转向儿子和媳妇,鼓励儿子分享小家庭的生活,但奶奶很快就打断儿子与社会工作者的谈话。为了改变老陈家庭内部的权利结构,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的()技巧。
第19题:
资源筹措者
支持者
关系协调者
治疗者
服务提供者
第20题:
家庭服务介入活动的目标
社会工作者的安全保障
家庭会谈的地点
家庭会谈的时间和次数
参加会谈的家庭成员
第21题:
反映感受
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
打破平衡
第22题:
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是否满意
服务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要
服务对象是否愿意配合评估工作
服务对象是否完成社会工作者的问卷
服务提供的目标是否实现
第23题:
全面评估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问题
与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制订介入服务计划
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查阅与服务对象家庭情况类似的其他家庭的一些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