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公民与国家两方面,论述宪法关系主体实施宪法行为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
第1题:
试从公民与国家两方面,论述宪法关系主体实施宪法行为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
公民行使宪法权利的行为对宪法关系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1)公民的权利行为是创建一国宪法关系体系的基础;
(2)从个别的具体事项来看,公民权利行为是引起特定宪法关系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3)公民权利行为是维持宪法关系内部主体之间政治力量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革,使公民的权利和权利行为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逐步扩展,从而推动着宪法关系内容与形式的不断更新。
国家行使宪法权力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1)国家利用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权力行为维护宪法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从而为宪法关系的稳定、发展服务;
(2)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国家行使权力可以引起特定宪法关系的发展、变更和消灭,这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政治动力之一;
(3)国家权力负有制约公民权利和控制权利—权力秩序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有赖于国家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依法定程序做出的权力行为。
第2题:
区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基本标准有( )。
A.宪法限制国家权力
B.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宪法确立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政治与法律关系
第3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宪法作用的对象:()。
A、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
B、社会关系
C、宪法规范
D、国家机构
第4题:
针对宪法,人们有多种认识。比如《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朱福惠先生认为:“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
B.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
C.从综合的角度定义宪法
D.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
第5题:
第6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宪法关系有关原理的判断是()。
第7题:
宪法关系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是()。
第8题:
关于宪法实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些选项?()
第9题:
宪法法律关系,又称宪法关系,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法律关系。下列关于宪法法律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为
第10题:
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政党之间的关系
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第11题: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的关系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12题: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限制国家权力
宪法确立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政治与法律关系
宪法规定公民的具体义务
第13题:
A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B 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的关系
C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D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14题:
针对宪法,人们有多种认识。比如《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朱福惠先生认为:“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 B.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 C.从综合的角度定义宪法 D.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
第15题:
下列有关宪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宪法关系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价值关系C.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形式D.宪法关系是现代社会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第16题:
第17题:
区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基本标准有()
第18题:
宪法关系包括()。
第19题:
关于宪法实施的最高性和原则性,下列哪一项的表述错误?()
第20题:
宪法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第21题:
下面对宪法内涵的理解,正确的有()
第22题:
它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它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它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宪政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
它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第23题:
国家
国家机关
政党
公民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