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辨认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时,混杂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
第4题:
刑事诉讼中,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少于()件。
第5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侦查人员组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件。
第6题:
下列有关辨认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7题: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十件。
第8题:
某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李小伟,涉嫌刑讯逼供被立案侦查,侦查中,侦查机关欲组织被害人对本案涉案人员进行辨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
第10题:
三件
七件
五件
十件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4件
5件
6件
7件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侦查机关组织的辨认,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辨认结果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16题:
以下关于辨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甲区公安机关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治安案件,办案民警王某决定进行辨认。在办案民警王某和肖某的主持下,未经询问便由李某辨认赵某。其间,李某提出不愿暴露身份。民警王某将赵某的照片与其他性别相同,年龄、发式近似的6张男子照片随机排序打印于白纸之上并标明,交由李某辨认。由于李某未能辨认出赵某,王某和肖某便没有制作辨认笔录。下列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组织辨认时须遵守的规定包括()。
第19题: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
第20题:
刑事诉讼中,关于辨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第22题:
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可以给辨认人暗示;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应当在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
需要进行辨认的,应当制作《呈请辨认报告书》,报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主持辨认可由一名侦查人员进行
第23题:
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
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