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发案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地区的其他方面情况相同。但甲地区普法教育搞的好,而乙地区普法教育搞的不好。结果,甲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乙地区刑事案件发案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低的原因。这个分析运用的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经验表明,银行的数据集中程度与发案率( )关系。

    A.成正比

    B.成同比

    C.成反比

    D.无规律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具有复杂性。下列社会事态中,哪些可以作为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
    A.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B.普通公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C.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D.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答案:A,B,C,D
    解析:
    。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具有复杂性,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1)人们对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的遵守情况:( 2 )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案件种类、破案率以及罪犯制裁情况;(3)各种民事、经济、行政纠纷的统计分析情况;(4)普通公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法治观念提高的程度;(5)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可比性研究;(6)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7)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8)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 第4题:

    新参加工作的民警小李为了加强对辖区治安重点地区的管理,虚心向老民警学习,下列关于治安重点地区认定错误的是

    A.公交枢纽站
    B.出租屋集中的地方
    C.发案率高的地方
    D.常住人口多的地方

    答案:D
    解析:
    治安重点地区一般指的是:具有黑恶势力特点的严重犯罪区域;流动人口聚居区;刑事案件上升、治安案件高发、“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多发的区域;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案件多发区域;“非法组织”等邪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突出的区域;治安复杂的村(居);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突出的区域;网吧、娱乐场所等高危重点人员经常出入的区域;治安问题突出的建筑工程工地;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领域;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强揽工程、非法阻挠施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黑市交易等问题突出的区域;强买强卖、强讨强要等问题屡治不绝的区域;交通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路段;严重破坏铁路运输安全的区域;学校周边治安混乱区域;存在重大消防隐患区域;其他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强烈的区域。常住人口较多的地方案发率较低,不属于治安重点地区,因此选择D选项。

  • 第5题:

    下列诸项中,关于我国犯罪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 A、1981年,党中央做出了《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
    • B、1956—1965年是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
    •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侵犯财产犯罪是我国最主要的犯罪类型
    • D、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黑社会犯罪问题突出
    • E、卖淫、嫖娼、吸毒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我国从1986年发现第一件银行计算机犯罪案起,案件呈直线增长。调查表明每年计算机犯罪发案率递增()

    • A、0.6
    • B、0.3
    • C、0.5
    • D、0.2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

    • A、犯罪率
    • B、发案率
    • C、犯罪数量
    • D、定罪率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A、求同法
    • B、求异法
    • C、求同求异并用法
    • D、共变法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非法出入境案件发案率高的地区,要适时组织打击非法出入国(边)境活动的专项斗争。

    • A、境外边民聚集的地区
    • B、边境贸易活跃的地区
    • C、边境线较长的地区
    • D、非法出入国(边)境活动猖獗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
    A

    犯罪率

    B

    发案率

    C

    犯罪数量

    D

    定罪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发案率

    正确答案: 是指报告期一定地区单位人口中,发生刑事案件的起数,或者表述为一定地区报告期发生的案件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经验表明,银行的数据集中程度与发案率()关系。
    A

    成正比

    B

    成同比

    C

    成反比

    D

    无规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安全保卫责任制以目标管理为主要形式,从目前情况看,目标大体包括()。

    A.刑事案件发案率

    B.治安案件发案率

    C.职工违法犯罪率

    D.治安灾害事故发生率

    E.失密、泄密率

    F.保卫人员与全部职工之比率


    正确答案:ABCDE

  • 第14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用风险限额的是(  )。

    A.止损限额
    B.存贷比
    C.行业限额
    D.千人发案率

    答案:C
    解析:
    在银行的实践中.常用的信用风险限额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限额、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限额、行业限额。止损限额属于市场风险限额;存贷比属于流动性风险限额;千人发案率属于操作风险限额。

  • 第15题:

    民警小李为了加强对辖区治安重点地区的管理,要对这些地区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下面关于治安重点地区表述错误的是( )。

    A.常住人口多的地方就是治安重点地区
    B.发案率高的地方就是治安重点地区
    C.出租屋集中的地方就是治安重点地区
    D.公交枢纽就是治安重点地区

    答案:A
    解析:
    治安重点地区主要是流动人口聚居区;刑事案件上升、治安案件高发、“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多发的区域和交通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路段等。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6题:

    某派出所四个社区的发案率如下图所示,假设该派出所有10位社区民警,下列最合理的警力配置方案是( )。

    A.西北社区1人,东北社区2人,东南社区5人,西南社区2人
    B.西北社区5人,东北社区2人,东南社区2人,西南社区1人
    C.西北社区5人,东北社区2人,东南社区1人,西南社区2人
    D.西北社区3人,东北社区3人,东南社区1人,西南社区3人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西北社区发案率最高,配备警力应最多。东南社区发案率最低,配备人数最少。东北社区与西南社区发案率相同,应配备相同的警力。因此选择C项。

  • 第17题:

    发案率


    正确答案:是指报告期一定地区单位人口中,发生刑事案件的起数,或者表述为一定地区报告期发生的案件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犯罪发案率最低的时期是()

    • A、解放初期
    • B、1957年-l965年
    • C、文革时期
    • D、1986年以来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甲、乙两地区的其他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惟有一点不同,甲地区普法教育搞得教好,而乙地区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结果,甲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而乙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则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才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A、求同法
    • B、求异法
    • C、求同求异并用法
    • D、共变法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近年来,电信诈骗发案率高,案值巨大,手段花样翻新,受害群体广泛。对于电信诈骗,你有什么看法?


    正确答案: 随着电信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其给民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安全隐患。从“徐玉玉案”开始,电信诈骗开始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来了多方关注。然而,尽管民众对电信诈骗一防再防,却也总是防不胜防。因此,破解电信诈骗手段,保护民众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虽然,媒体不断加强对于电信诈骗最新手段的宣传,警方也在不遗余力的打击各种犯罪团伙势力,但电信诈骗案件屡禁不止,手段花样翻新,让很多人防不胜防。之所以电信诈骗如此猖獗,主要源于:
    一是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犯罪分子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二是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一开始只是用很少的钱买一个“土炮”弄一个短信,发展到现在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发展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同时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三是个人信息的泄露成为了当今电信诈骗发展的温床。全国各地、各行业之间“客户资料交换群”“客户资料出售群”等比比皆是,甚至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当诈骗分子掌握用户信息之后,便通过各类渠道尤其是电信渠道展开地毯式的骚扰和诈骗行动。
    因此,打击电信诈骗需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长抓常抓,真正从源头上斩断电信诈骗。首先,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教育部门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制课堂作为学生入学“必学课”。其次,电信部门要建立必要的网内技术监测手段,对发现的虚假改号呼叫,固定证据后进行技术拦截;银行要完善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等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最大限度避免和挽回民众的财产损失。最后,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的立案标准、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从制度上打击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利益。

  • 第21题:

    多选题
    提高刑罚确定性的途径有().
    A

    减少发案率

    B

    提高破案率

    C

    公正执法

    D

    科学立法

    E

    科技强警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犯罪发案率最低的时期是()
    A

    解放初期

    B

    1957年-l965年

    C

    文革时期

    D

    1986年以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乙两地区的其他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惟有一点不同,甲地区普法教育搞得教好,而乙地区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结果,甲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而乙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则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才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

    共变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诸项中,关于我国犯罪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A

    1981年,党中央做出了《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

    B

    1956—1965年是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

    C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侵犯财产犯罪是我国最主要的犯罪类型

    D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黑社会犯罪问题突出

    E

    卖淫、嫖娼、吸毒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