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权宪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基础上增加了()。
第1题:
根据五权宪法理论,人民的“政权”包括()
A.选举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复决权
第2题:
A.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监督机制
B.监督权、表决权、检察权、审计机制
C.监察权、表决权、审判权、立法机制
D.监督权、审判权、表决权、监督机制
第3题:
根据五权宪法理论,人民的“政权”包括()
第4题:
在五权宪法中,人民的“政权”包括()。
第5题:
章太炎的“四权分立”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
第6题: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包括()。
第7题:
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又分出()两权。
第8题:
选举权
罢免权
创制权
复决权
第9题:
纠察权
监察权
教育权
考试权
第10题:
选举权
考试权
罢免权
创制权
第11题:
考试权和监察权
普选权和知情权
立法权和普选权
普选权和监督权
第12题:
创立“五权”学说的目的在于弥补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中国传统的考试权、监察权有助于克服西方选举制度的弊端,为国家选拔合格的官吏
“五权宪法”是以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施治权的“权能分治”理论为依据的,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之上
“权能分治”理论提出人民应该享有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四种权利,前二者为人民管理政府的权利,后二者为人民管理法律的权利
“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理论不过是对西方分权理论的照搬照抄
第13题:
A、监察权、审判权
B、监察权、表决权
C、检察权、监督机制
D、审判权、立法机制
第14题:
“五权宪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基础上增加了()。
A监察权
B检察权
C考试权
D选举权
第15题:
“五权宪法”时期治权分为()
第16题:
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中,属于“治权”范畴的是()
第17题:
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理论之所以在实际中会暴露出种种弊端,关键是没有独立出()
第18题:
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学说增加了()
第19题:
司法权、行政权
行政权、监察权
监察权、考试权
行政权、考试权
第20题:
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外交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
选举权、罢免权、质询权
第21题:
立法权
考试权
监察权
司法权
行政权
第22题:
监察权
检察权
考试权
选举权
第23题:
选举权
罢免权
创制权
复决权
第24题:
考试权
质询权
检察权
弹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