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出生年月日确实查不清的,也可以写年龄,但对()被告人,必须写明出生年月日。
第1题:
在刑事判决书中应写明被告人的住址,住所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
A.写经常居住地
B.写住所所在地
C.写住所所在地并将经常居住地加以括注
D.经常居住地和住所所在地都写
第2题:
A、姓名及性别
B、出生年月日及身份证号码
C、家庭关系
D、民族和文化程度
第3题:
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
A.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一
E.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加一
第4题:
书写处方应当填写患者实足年龄。依据不同患者“年龄项”分别写明其
A.日龄
B.月龄
C.年龄
D.出生年月日与体重
E.日龄、月龄或年龄
第5题: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成文日期必须()
A写年月日全称
B只须写明年月即可
C必须写明月日
D可写阿拉伯数字
第6题:
在刑事判决书中应写明被告人的住址,住所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
第7题:
对于无身份证但有购汇需求的境内个人(如儿童、军人、警察等),根据居民个人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按以下规则进行编码录入外汇管理局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
第8题:
新生报到后将统一注册开通网络账号,新开用户的密码为身份证号码中的()
第9题:
境内居民办理结售汇业务时无身份证的,如持军人证或武警证,根据居民个人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按以下规则进行编码()。
第10题:
未成年的
判处死刑的
18岁以下的
生理有缺陷的
第11题:
上诉人
原审被告人
公诉机关
原公诉机关
第12题:
被告人的体态特征
被告人的出身
因本案所受的强制措施情况
被告人的出生地
第13题:
A、公诉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
C、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D、被告人盲、聋、哑的
第14题:
A、原审被告人
B、被告人
C、上诉人
D、上诉人(原审被告人)
第15题:
民族自治地方证件的“出生年月日”的登记项目改为( )。
A.“出生月日年”
B.“出生日月年”
C.“出生时间”
D.“出生日期”
第16题:
第17题:
NOAH2.0软件中客户基本信息的建立中,()是必须填写的,其他选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填写。
第18题:
关于未成年人的年龄认定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第20题:
民族自治地方证件的“出生年月日”的登记项目改为()。
第21题:
写年月日全称
只须写明年月即可
必须写明月日
可写阿拉伯数字
第22题:
A+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姓名的拼音编码+性别(1男/2女)
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姓名的拼音编码+性别(1男/2女)+A
A+姓名的拼音编码+性别(1男/2女)+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
A+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性别(1男/2女)+姓名的拼音编码
第23题:
A+姓名的拼音编码+性别(1男/2女)+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
A+性别(1男/2女)+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姓名的拼音编码
A+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性别(1男/2女)+姓名的拼音编码
A+出生年月日(按yyyymmdd排列)+姓名的拼音编码+性别(1男/2女)
第24题:
姓名、地址;
姓名、地址、电话;
姓名、出生年月日;
姓名、性别;
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