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1)法定不起诉:具有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酌定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更多“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12年)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
    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刑事诉讼法》第282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第6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据此直接可见,A、C、D选项正确。依照上述法条可知,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对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只是“应当听取”,而不是必需征得其同意。据此B选项表述错误,当选。本题选B。

  • 第2题:

    李某(16 岁)故意伤害周某,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下列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B.公安机关对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请复议
    C.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李某实施了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D.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李某没有相关违法情形,考验期满的,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答案:A,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1 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175 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故A 项正确,B 项的错误在于,公安机关对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是向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检察院申请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刑事诉讼法》第273 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 第3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
    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刑事诉讼法》第282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第6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据此直接可见,A、C、D选项正确。依照上述法条可知,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对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只是“应当听取”,而不是必需征得其同意。据此B选项表述错误,当选。本题选B。

  • 第4题:

    未成年人小天因涉嫌盗窃被检察院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可以附带的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完成一个疗程四次的心理辅导
    B、每周参加一次公益劳动
    C、每个月向检察官报告日常花销和交友情况
    D、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

    答案:A,B,C
    解析:
    选项A.C正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矫治和教育:(一)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二)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五)接受相关教育;(六)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
    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选项D);(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 第5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种类包括()。

    • A、法定不起诉
    • B、裁量不起诉
    • C、存疑不起诉
    • D、酌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避雷针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分独立避雷针和架构避雷针两种。前者用于35kV及以下配电装置,后者用于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

  • 第7题:

    简述避雷针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分独立避雷针和架构避雷针两种。前者用于35kV及以下配电装置,后者用于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

  • 第8题:

    疏水阀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优缺点,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机械型:根据冷凝水和蒸汽的密度差
    恒温型:根据冷凝水和蒸汽的温度差
    热动力型:根据冷凝水和蒸汽的热动力特性差异

  • 第9题:

    卡方检验的适用范围和各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卡方检验用于:推断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是否有差别,两个分类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多个率的趋势检验,以及两个率的等效检验等。此外,也用于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对不同的设计类型的资料,检验的应用条件不同:
    1、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
    1)当n>40,且T≥5时,用非连续性校正值;
    若所得P≈α,则改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
    2)当n≥40,且有1≤T<5时,用连续性校正值。
    3)n<40,或有T<1时,不能用检验,应当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
    2、配对设计四格表
    1)当b+c≥40,
    2)当b+c<40,需作连续性校正,
    3、行列表资料
    1)不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5,或有1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
    2)单向有序行列表,在比较各处理组的效应有无差别时,应该用秩和检验或Ridit检验;
    3)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的检验时,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或总体构成比)之间总的说来有差别,但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都有差别,或某两者间有差别。若想进一步了解哪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用分割法。

  • 第10题:

    说明分岔管的布置方式、种类和各自的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卜形布置:纵向引近和斜向引进的厂房常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对称Y形布置:适用于正向引近的厂房。
    三岔形布置:适用于正向引近的厂房。
    1、贴边式岔管:常用于中、低水头卜型布置的地下埋管。
    2、三梁岔管 适用:内压较高、直径不大的明管道。
    3、月牙肋岔管 适用:大中型电站。
    4、球形岔管适用:高水头大中型电站。是国外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成熟管型,国内应用尚少。
    5、无梁岔管  有发展前途的管型,能发挥与围岩共同受力的优点。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 第11题:

    问答题
    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1)法定不起诉:具有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酌定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
    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应当起诉
    D:有悔罪表现时,才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答案:B
    解析:
    【考点】附条件不起诉【详解】附条件不起诉又称暂缓起诉,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一章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为新增设的特别程序之一,其中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271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故A选项和D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应征得同意”的表述错误,应为听取相关意见。第271条第3款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故C选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为选非题,正确答案为B。

  • 第14题:

    未成年人小天因涉嫌盗窃被检察院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可以附带的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完成一个疗程四次的心理辅导
    B.每周参加一次公益劳动
    C.每个月向检察官报告日常花销和交友情况
    D.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根据《最高检规则》第497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最高检规则》第49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矫治和教育:(一)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二)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五)接受相关教育;(六)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据此,ABC均正确。小天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县,但是必须经过考察机关批准,所以D错误。本题选ABC。

  • 第15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C: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D: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答案:A,B,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因此AC正确。第272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所以BD正确。

  • 第16题:

    桩锤的种类有哪些?其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如表所示。

  • 第17题:

    滤池种类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滤池的种类通常分为: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多层滤料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移动罩滤池、压力滤罐、为滤机等。其适用条件如下:
    (1)普通快滤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100m2;尽量采用表面冲洗或空气助洗设备。
    (2)双阀滤池:与普通滤池相同。
    (3)多层滤料滤池:
    a、三层滤料滤池适用于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大于50~60m2;须采用助冲设备。
    b、双层滤料滤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100m2;尽量采用大阻力反洗系统和助洗设备。
    c、接触双层滤料滤池适用于0、5万吨/日以下的小型水厂;宜采用助洗设备。
    (4)虹吸滤池:适用于中型水厂(水量2~10万吨/日);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30~25m2
    (5)无阀滤池:适用于小型水厂(一般在1万吨/日以下);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25m2
    (6)移动罩滤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小于10m2
    (7)压力滤罐:只适用于小型水厂;适用于工业和铁路给水站或建筑施工场地的用水;可与除盐软化交换罐串联使用。
    (8)为滤机:适用于湖水或水库水的除藻;工业企业循环用水中去除较大悬浮物。

  • 第18题: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射流泵主要构件有打捞头、胶皮碗、出油孔、扩散管、喉管、嘴和尾管。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液从油管注入,经过泵的通路流至喷嘴,由于喷嘴的直径很小,高压的工作液经喷嘴后以高速度射入喉管。此时由于高速液流对周暖液体的抽吸作用,在喷嘴的周围形成了低压区,油管下部的原油就不断地向低压部分补充。原油进入低压区后,被高速的工作液抽吸而进入喉管,在喉管内初步混合进入扩散管内。高速的工作液射出喷嘴进入喉管和扩散管后,由于管径的突然扩大,使高速低压的工作液,变为高压低速的液流,从而给井下的原油增加了压能。工作液与井下油在扩散管内充分混合后,经出油孔从套管环形空间流出地面。只要从油管内不断打入高压工作液,经泵的喷射作用,就能将井下原油从套管带出地面,进行连续生产。
    该泵用热油(水)做动力液,用于稠油井和结蜡井,可使稠油降粘和除蜡,同时适应于含砂较高的油井。

  • 第19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 B、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 C、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 D、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1)法定不起诉:具有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酌定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第21题:

    不起诉的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
    (2).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
    (3).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

  • 第22题:

    简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分别适用的情形。


    正确答案:(1)法定不起诉:
    A.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F、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
    A.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
    B.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C.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人犯罪;
    D.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E.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F.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G.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员;
    H.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
    I.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J、其他情形。
    (3)证据不足不起诉:经过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以上这三种情况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不起诉情况。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种类包括()。
    A

    法定不起诉

    B

    裁量不起诉

    C

    存疑不起诉

    D

    酌定不起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不起诉制度。检察院审查起诉,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即法定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检察院行使起诉裁量权的表现。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我国刑诉法中不存在裁量不起诉制度。故B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分别适用的情形。

    正确答案: (1)法定不起诉:
    A.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F、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
    A.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
    B.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C.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人犯罪;
    D.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E.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F.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G.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员;
    H.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
    I.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J、其他情形。
    (3)证据不足不起诉:经过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以上这三种情况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不起诉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