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蒙特利尔公约》相对《海牙公约》在保护航空安全方面的进步之处。
第1题:
为阻止威胁破坏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以及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的发生先后制定了什么公约()
A.东京公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海牙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
第2题:
将“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起迄时间从“飞行中”扩展到“使用中”的国际公约是()。
第3题:
我国政府分别于1978年加入《东京公约》。1980年加入《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
第4题:
《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是三部专门适用于民航安保的国际公约。
第5题: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
第6题:
为了打击和惩治利用民用航空器犯罪的活动,保证民航运输和旅客人身财产安全,我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有:().
第7题:
简述《蒙特利尔公约》相对《海牙公约》在保护航空安全方面的进步之处。
第8题:
以下哪个公约不是关于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保护的公约()
第9题:
我国加入的航空刑法国际公约有()。
第10题:
()规定了机长有权对在航空器上的“犯罪”者采取措施。
第11题:
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63《东京公约》
1971《蒙特利尔公约》
1988《蒙特利尔议定书》
第12题:
东京公约
海牙公约
蒙特利尔公约
北京公约
第13题:
第14题:
哪个公约首次对空中劫持做了界定?()
第15题:
规定劫持航空犯罪,又被称为劫机公约的是()
第16题:
下列国际法文件中,可用于处置非法干扰行为的是()
第17题:
为阻止威胁破坏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以及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的发生先后制定了什么公约()
第18题:
第一部明确机长权利的航空保安公约是:()
第19题:
()把危机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的暴力行为定为犯罪。
第20题:
《北京公约》是对以下哪个公约进行的修订()。
第21题:
“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
第22题:
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具有危害该航空器安全的性质,称为犯罪,是()对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界定。
第23题:
《东京公约》
《海牙公约》
《蒙特利尔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