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欲杀乙,在砍了第一刀准备举刀再砍时,看到乙惨不忍睹的样子,再加上乙的苦苦哀求,甲扔下刀而走。甲构成()。
第1题:
第2题:
某甲意欲杀乙,正举刀准备砍杀乙时,有人经过乙旁,甲见人来,遂仓皇逃离。对于甲()
第3题:
甲欲杀乙,丙知道后,偷偷放一把刀在甲能看到之处,乙死亡。问:甲丙()
第4题:
某甲欲杀乙,举刀来到乙的家门口,信念发生动摇,害怕承担刑事责任,遂放弃了犯罪,但事实上,乙那天根本不在家。甲的行为属于()
第5题:
甲欲杀乙,用菜刀对乙的胸部砍击,乙倒地后,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亡,便迅速逃离现场。乙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因护士在输液时用错药物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第6题:
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乙的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的腹部,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某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有人敲门,甲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实际上,根本没人来,而是台风猛烈拍打乙家的大门,甲只是听错了声音。甲的行为属于( )
第8题: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第9题:
第10题: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第11题:
甲单独构成犯罪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不属于共同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
第12题:
可以比照预备犯从重处罚
不应处罚
应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13题:
第14题:
甲欲杀乙,便用刀砍乙,致乙轻伤。乙哀求甲不要杀他。甲动了恻隐之心,便未再砍乙。乙自行到医院去包扎。医院的护士把福尔马林药水当成破伤风针给乙注射,致乙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第15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第16题:
甲与乙有仇,欲杀乙,持刀猛砍其15刀后离开现场。3小时后,甲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乙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甲的行为属于()。
第17题:
甲欲杀害乙,在持刀猛砍乙头部数刀后,感到后悔,立即又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乙因失血过多死亡,甲属于犯罪中止。
第18题:
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窗外警车轰鸣,怕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第19题:
甲欲杀乙,砍伤乙后,刚又举刀,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甲认为乙有神灵保护,遂停止犯罪离开现场。甲由于害怕是神灵的报应而放弃犯罪,构成犯罪()。
第20题: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第21题:
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犯罪既遂
第22题:
甲提刀尾随乙欲抢劫,因有车经过,使甲未得逞
乙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丙守候在乙必经之路意图杀害乙
丁扬言要杀害戊
甲欲杀乙,在日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准备作案的计划
第23题: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犯罪已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