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民廖某将市规划局长犯有的重大受贿行为向检察机关告发。廖某的行为属于()
第1题:
诬告陷害罪。是指以陷害他人受刑事处分为目的,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向有关机关虚假告发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诬告陷害罪的是( )。
A.为了报复王某的无情无意,孙某无中生有,向公安机关说王某强奸了她
B.为了整垮别人,孙某向检察机关举报总经理有重大经济问题,但经检察机关审查,总经理并无经济问题
C.张某多次绘声绘色造谣葛某与孙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结果造成葛某夫妻关系破裂
D.为了报复,钱某谎称自己家里的财物被盗,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蒋某有重大嫌疑的假线索
第2题:
第3题:
廖某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处以1000元的罚款,在催告期,廖某出现什么行为,行政机关可以做出立即强制执行的决定?()
第4题:
公民徐某发现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某工厂违规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不闻不问,有权向监察机关()。
第5题:
廖某系某机关副处长,无证驾驶汽车将行人戚某撞死。廖某为逃避刑事责任,给该车司机卢某28000)元,并承诺刑满安排工作,要卢某去公安机关投案,承认是卢某本人交通肇事。卢某拿到钱以后遂到公安机关自首。卢某人狱半年以后,事情败露。卢某的行为构成()
第6题:
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决定不予立案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
第7题: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接受。()
第8题:
受理案件的范围包括()
第9题:
廖某醉酒后和朋友冯某发生争执,廖某欲动手对冯某进行殴打,民警赶到后及时制止,并通知其家属将廖某领回看管。
第10题:
1997年至2000年,陈某在担任海关关长期间,为支持某涤纶公司的发展,多次批准该公司利用其自备码头走私进口原材料及设备,使该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用和通关时间,并逃避国家税收计12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廖某为感谢陈某的帮忙,多次送给陈某财物,共计39万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11题:
举报
控告
检举
报案
第12题:
控告
告诉
报案
举报
第13题:
第14题:
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包括()。
第15题:
甲国人廖某常年在乙国和丁国之间从事走私生意,一日因生意纠纷在乙国杀死了一乙国公民和一丙国参赞,后潜逃至丁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第16题:
某公民发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信函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一起重大行贿受贿案件。这一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第17题:
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决定不予立案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
第18题:
张某在签订合同后,发现被骗,他应当向公安机关()。
第19题:
张某下班后,发现自家财产被盗,他应当向公安机关()。
第20题:
下列录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21题: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
第22题:
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23题:
报案
举报
控告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