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系某公司采购员,因与其妻不合,想与其结识已久的女士林某结婚。肖为了隐瞒已婚事实,私刻单位公章,并在林所在地办理了结婚登记。肖的行为构成()
第1题:
李某为实施某方面诈骗活动,伪造了身份证、工作证、某单位的授权委托书、印章及其他有关的公文,但在行骗过程中被人识破了真相,导致诈骗失败,而对于李某的行为我们应()。
A.认定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实行数罪并罚
B.认定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两罪构成牵连犯,以一重罪论处,应定诈骗罪(未遂)
C.认定为只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伪造公文的行为被诈骗犯罪所吸收
D.认定为构成伪造公文罪,因为李某的诈骗行为并没有既遂
第2题:
某甲(男,未婚)不知某乙(女)已有配偶,偏信某乙未婚的谎言,与其结婚。对甲,乙( )。
A.都以重婚罪论处
B.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重婚罪
C.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D.甲行政处分,乙以重婚罪论处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00万元的存单数份,迅速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500万元。案发时500万贷款被某甲挥霍一空。
第7题:
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构成()
第8题:
吕某曾任甲公司业务经理,后被辞退。吕某找人刻了该公司的印章,找到甲公司业务合作伙伴签订合同,骗取货款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民警赵某利用职务之便,与无业游民李某共谋诈骗某贸易公司。两人伪造该公司印章和货款支付凭证,由李某提起民事诉讼,非法获利500万元。对赵某应当以虚假诉讼罪和伪造公司印章罪数罪并罚。
第10题:
某公司发给员工每人400元的某商场购物代金券作为过节福利。职工甲觉得太少,于是私刻商场的公章又伪造了面额400元的代金券100余张,留一半准备自己使用,其余送给亲戚和朋友使用。甲的行为构成()。
第11题:
重婚罪
伪造公司印章罪
重婚罪与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牵连犯
重婚罪与伪造公司印章罪两罪
第12题:
无罪
伪造货币罪
出售假币罪
变造货币罪
第13题:
甲伪造乙家具公司的合同专用章,以乙公司名义用该章与丙大学签订了一笔买卖桌椅的合同,骗取丙大学人民币10万元,甲的行为()。
A.只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B.只构成合同诈骗罪
C.同时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和合同诈骗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D.同时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和合同诈骗罪,但属牵连犯,只按合同诈骗罪处理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行为人为了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等金融信用,又实施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印章的行为,同时构成《刑法》第280条规定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或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应当数罪并罚。()
第18题:
甲某伪造某公司的印章后又以该印章去签定合同,骗取他人人民币10万元,甲某的行为构成()
第19题:
关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某单位发给职工每人300元某商场的购物代金券作为过节福利。职工甲觉得太少,于是私刻商场的公章又伪造了面额200元的代金券100张,除自己使用外,还送给亲戚和朋友若干。甲构成()。
第21题:
张某捏造了与某公司虚假的借贷关系并提起民事诉讼,非法占有该公司财物500万元。张某的行为构成()。
第22题:
甲伪造了一批国家机关印章,然后交给刚来北京打工的乙,由乙帮助贩卖。乙明知是伪造的印章,但为了挣钱,仍然予以贩卖。后甲、乙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23题:
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甲某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甲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甲某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第24题:
只构成合同诈骗罪
只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以合同诈骗罪与伪造公司印章罪数罪并罚
属合同诈骗罪与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牵连犯,按合同诈骗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