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题目

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负刑事责任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中学生A于1988年4月5日出生,2005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2005年4月2日被捕。则A ( )。

    A.应负刑事责任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问题。本题中,某甲喝酒时精神病并未发作,因喝醉酒而伤害他人,实施伤害行为之后才又精神病发作,但这不影响其刑事责任的承担。行为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的犯罪行为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是否属于精神病应当以实施犯罪行为之时为标准,不能因为犯罪之后精神病发作而减免处罚。故选D。

  • 第4题:

    中学生王某,2000年10月18日生。于2015年1月2日,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王某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王某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也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他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他对其行为()

    • A、不应负刑事责任
    • B、应负刑事责任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D、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负刑事责任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甲15岁时盗窃一辆宝马车价值50万元;年满16岁后盗窃一辆摩托车价值1万元。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不负刑事责任
    • B、甲应负刑事责任,犯罪数额为1万元
    • C、甲应负刑事责任,犯罪金额为51万元
    • D、对甲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中学生A于1988年4月5日出生,2005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2005年4月2日被捕。则A()。

    • A、应负刑事责任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9题:

    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甲精神正常时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则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应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A

    不负刑事责任

    B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

    D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也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他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他对其行为()
    A

    不应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吴某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某日因其喝醉酒,将餐馆服务员打成重伤,在周围群众抓捕他时,吴某因为惊恐致使精神病发作。对于吴某的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其为精神病人


    正确答案:A
    115.A[解析]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吴某在实施故意伤害的时候,精神病并没有发作,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且不存在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形,故本题答案为A。

  • 第14题:

    孙某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路人伤亡,在法庭上孙某辩解自己当时是因为醉酒无法控制自己行为。醉酒人犯罪()。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负刑事责任

    C.应从轻处罚

    D.应减轻处罚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犯罪及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犯罪才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中无特别的刑事责任规定,应视同正常人犯罪,不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 第15题: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判断刑事责任能力的方法采用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的双重标准。精神病人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没有完全丧失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那么该精神病人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考虑到该精神病人还是丧失了一定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与一般正常人存在一定的区别,从罪责刑相一致原则出发,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D项。本题是典型的考查处罚原则的题目,对于这种题目一定要注意记忆法条,同时不要将相关的处罚原则混淆。

  • 第16题:

    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甲喝醉了酒,把酒店的老板打成重伤,在抓捕他时,他的精神病发作,则甲为()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B、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其是精神病人
    •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但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

    • A、应当从轻处罚
    • B、可以从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某甲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某甲对其行为()

    • A、不应负刑事责任
    • B、应负刑事责任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D、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 A、不负刑事责任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
    •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某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某甲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某甲对其行为()
    A

    不应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醉酒的人犯罪()
    A

    应当负刑事责任

    B

    不应负刑事责任

    C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中学生王某,2000年10月18日生。于2015年1月2日,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王某这一行为,()。
    A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