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不要写姓名。为了鼓励你们开诚布公,答问卷时,你们的老师不在课堂监督。你们的老师和学校的任何人都不看你的问卷。请你在1~10题的每一问题的答案下面划线,并写出你对11~14题的答案来。”这段话在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中属于哪一部分?

题目

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不要写姓名。为了鼓励你们开诚布公,答问卷时,你们的老师不在课堂监督。你们的老师和学校的任何人都不看你的问卷。请你在1~10题的每一问题的答案下面划线,并写出你对11~14题的答案来。”这段话在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中属于哪一部分?


相似考题
更多“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设计一份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调查问卷。


    答案:
    解析:

  • 第2题:

    请设计一份绩效管理调查问卷。


    答案:
    解析:

  • 第3题:

    你在课前批评了一位学生,在课上请这位学生回答问题,这位学生故意回答错误,你会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答:我会做如下处理:

    第一,我首先会让学生坐下,找下一位同学解答。

    第二,课后我会找这位学生沟通,采用疏导法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出现的问题。

    第三,我也会认真反思自己,采用批评的方法教育学生,对于这个学生,批评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 第4题:

    如果一份问卷中有1/4问题没有回答,则为无效问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一份"请示"的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 A、议论稿
    • B、送审稿
    • C、征求意见稿
    • D、定稿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采购需求德尔菲预测法通过()的方法向专家征求对某一预测问题的意见。

    • A、电话问询
    • B、问卷记名问询
    • C、匿名函询
    • D、网上问卷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问卷法中,制定具体细目有哪些要求?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制定具体细目(项目)的要求是:
    (1)明确且易于理解。每条细目所提问题不能含糊不清和有多种理解。例如,“您喜欢喝饮料吗”这样的提问就含糊不清,因为饮料有可乐类、非可乐类、果汁类等。
    (2)提问不可带有暗示。例如,“您不认为广告效果不需要评估,是吗?”与“您认为广告效果需要评估吗?”这两种体温内容相同,却容易让人感觉前者比后者略带暗示。
    (3)避免使用贬词提问,以防止伤害回答者的名誉与自尊。例如,“见到他人进出星级宾馆,您的心态是妒忌、羡慕?”类似的提问可能使回答者感到不自在。
    (4)在内容上不应有涉及社会不容忍和隐私的细目。

  • 第8题:

    在问卷设计中,把零散的问题和答案组装成一份问卷的方法有卡片法和框图法两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确定学生发展对象要征求本班级同学的意见,征求意见的学生数一般不少于班级人数的(),还应征求部分任课教师的意见。


    正确答案:三分之二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起草规则和征求意见的过程。

    正确答案: 就是全国纪检机关深入学习思考、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纪律教育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如果一份问卷中有1/4问题没有回答,则为无效问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不要写姓名。为了鼓励你们开诚布公,答问卷时,你们的老师不在课堂监督。你们的老师和学校的任何人都不看你的问卷。请你在1~10题的每一问题的答案下面划线,并写出你对11~14题的答案来。”这段话在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中属于哪一部分?

    正确答案: 这段话为问卷中的指导语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为某企业设计一份绩效管理调查问卷。


    答案:
    解析:
    从战略的分解开始,直到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问卷的内容应包括:①基本内容:姓名、岗位、部门、任职年龄、学历、主管姓名等个人信息。②问卷说明:目的、填写方法和填写原则等。③主体部分:根据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部分设计涵盖企业规划、年度计划、职责、工作完成度、岗位说明书、员工满意度、学习型组织成效、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规模、制度、组织架构、主业流程、政策、绩效指标、薪酬公平与晋升体系等。④意见征询:填写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设意见及对问卷本身的建议。语言简洁,目的明晰,例如:(单选)您对企业的中长期规划:A.非常清楚B.清楚C.有所了解D.不了解E.从未听说过,(多选)您认为企业目前业绩良好的原因有:A.人员素质B.先进管理C.客户资源D.产品及服务E.母公司支持及企业规模(其他请注明:)。 题量在40题左右为宜。

  • 第14题:

    请设计一份薪酬调查问卷。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学生阿华希望班级的管理能更加民主化,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老师能更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意见,这属于( )

    A.生存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C
    解析: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 第16题:

    党委在征求意见时,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党委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对与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应当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涉及部队全局性的工作和官兵切身利益的事项,应当充分听取下级党委、机关和官兵的意见;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问题,还应当征询专家的意见。

  • 第17题:

    社会调查问卷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请设计一份体育社会调查的问卷。(重点)


    正确答案: (1)要围绕着调查目的去设计,提问题可以有不同方式,但必须与被查者有关。这就是说不要提与调查无关的问题。
    (2)设计问卷应该使用清晰、明确、简单的语言,问题不要过多,以不超过30个问题,在半小时内可以回答完为宜。
    (3)设计问题要避免带有感情色彩,尽量做到客观,以减少偏误。
    (4)问卷最好匿名回答。

  • 第18题:

    《沟通机制》中工作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问卷调查,征求基层的意见建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不要写姓名。为了鼓励你们开诚布公,答问卷时,你们的老师不在课堂监督。你们的老师和学校的任何人都不看你的问卷。请你在1~10题的每一问题的答案下面划线,并写出你对11~14题的答案来。”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指导语的作用是:对问卷加以说明,消除填答者在填答问卷时的种种疑问或顾虑,保证他们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信息和资料;并对回答的方式、方法作具体的规定或对被调查者作答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作具体的说明,引导被调查对象正确地作答。

  • 第20题:

    某审计小组制作了一份初步调查问卷,有以下几个回答选项: Ⅰ.可能不是一个问题。 Ⅱ.或许是一个问题。 Ⅲ.可能是一个问题。 该调查问卷说明对什么的使用?()

    • A、趋势分析
    • B、不引人注目的措施或意见
    • C、评分量表
    • D、比率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一份"请示"的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

    议论稿

    B

    送审稿

    C

    征求意见稿

    D

    定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一份“征求学生意见的问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实事求是地回答下列问题。不要写姓名。为了鼓励你们开诚布公,答问卷时,你们的老师不在课堂监督。你们的老师和学校的任何人都不看你的问卷。请你在1~10题的每一问题的答案下面划线,并写出你对11~14题的答案来。”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导语的作用是:对问卷加以说明,消除填答者在填答问卷时的种种疑问或顾虑,保证他们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信息和资料;并对回答的方式、方法作具体的规定或对被调查者作答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作具体的说明,引导被调查对象正确地作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范在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服务中,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调查小学4-6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变化及特点,小范的督导建议问卷中量表的篇幅不宜过长。上述督导的建议,表明了问卷设计应该(  )
    A

    提高学生填答并完成问卷的意愿

    B

    围绕自信心的研究假设设计问题

    C

    能较好地揭示学生自信心的实际情况

    D

    保证对自信心的测量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