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执行Command的ExecuteScalar方法得到的是结果集中的第2行第2列。”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表6-1中,第1行依次列出了0.00,0.01,0.02,0.03,…,0.99,共100个数据;对第1行的每个数据采用方法1(通常的4舍5入法)处理后形成第2行数据;对第1行的每个数据采用方法2(修改后的4舍5入法)处理后形成第3行数据。

    通过对表6-1 3行数据分别求算术平均值,可以看出:在处理表6-1数据时,方法1与方法2相比,(25)。

    A.方法1产生偏低结果,方法2不会产生统计偏差

    B.方法1产生偏高结果,方法2产生偏低结果

    C.方法1产生偏高结果,方法2不会产生统计偏差

    D.方法1不会产生统计偏差,方法2产生偏低结果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表6-1的处理方法1,是对末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处理,即末位数字是4或4以下时舍去,若末位数字是5或5以上,则进1。这种做法确实简单实用,但从表6-4可以看出,对平均而言,舍的量略低于入的量。

     其中,0.4舍的量与0.6入的量可以相抵,0.3舍的量与0.7入的量可以相抵……。正数4舍5入的偏差来自尾数为5的量都要进位,从而产生偏高结果。如果是在银行利息计算中,采用这种粗略的舍入方法将会有较大一笔钱的出入。为平衡起见,应将尾数为5的情况分裂成两种情况:有一半的可能要舍,有一半的可能需要入。
      方法2对四舍五入法做了如下修改:如果末位数字是5,则并不总是入,而需要根据前一位数字的奇偶性再决定舍入,如果前一位数字是偶数,则将5舍去;如果前一位数字是奇数,则进1。例如,0.05将舍入成0.0;0.15将舍入成0.2。这一舍一入的偏差量刚好相抵。因此对表6-1第3行数据求算术平均值,不会产生统计偏差现象。
      换个思路考虑问题,单纯解答本题并不难。表6-1第1行数据都是正数,均匀地列出了2位小数的各种可能,其平均值为49.50。经方法1处理后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为50.00,可以看出,方法1产生了偏高结果;经方法2处理后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为49.50,可以看出,方法2改进了方法1。
      另外,对于正负数对称分布的情况,则四舍五入法不会产生偏差。因为正数的舍(引起减少)与负数的舍(引起增加)相抵,正数的入(引起增加)与负数的入(引起减少)相抵。

  • 第2题:

    关于流水线问题。05年下网工第5题:取指5,分析2,执行5。500条指令。计算公式要用:取指+MAX{分析,取指}+498*MAX{取指,分析,执行}+MAX{分析,执行}+执行。这个公式才能得到正确答案2510。而07年下第3题:取指4,分析3,执行5,100条指令。用上述公式得508,C答案。用:第1条指令时间+(指令总数-1)*最大任务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答案B:507究竟哪个是真理啊?


    详细的把题发上来,我们好分析。
    具体算法应该是:
    流水线工步数为x,指令数为n
    总时间=流水线启动时间+(n-(x-1))*最大值+流水线排空时间
    第一题计算如下:
    启动时间=4+4
    排空时间=5+5
    应此总时间=8+(100-(3-1))*5+10=508
    取指+MAX{分析,取指}+498*MAX{取指,分析,执行}+MAX{分析,执行}+执行
    不是很明白

  • 第3题:

    表1-2中,第1行依次列出了0.00,0.01,0.02,0.03,…,0.99,共100个数据;对第1行的每个数据采用方法1(通常的四舍五入法)处理后形成第2行数据:对第1行的每个数据采用方法2(修改后的四舍五入法)处理后形成第3行数据。

    通过对表1-2三行数据分别求算术平均值,可以看出:在处理表1-2的数据时,方法1与方法2相比,(65)。

    A.方法1产生偏低结果,方法2不会产生统计偏差

    B.方法1产生偏高结果,方法2产生偏低结果

    C.方法1产生偏高结果,方法2不会产生统计偏差

    D.方法1不会产生统计偏差,方法2产生偏低结果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表1-2的处理方法1,是对末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法处理,即末位数字是4或4以下时舍去,若末位数字是5或5以上时进1。这种做法简单实用,但从表1-8可以看出,平均而言,舍的量略低于入的量。其中,0.4舍的量与0.6入的量可以相抵,0.3舍的量与0.7入的量可以相抵……正数四舍五入的偏差来自尾数为5的量都要进位,从而产生偏高结果。如果是在银行利息计算中,采用这种粗略的舍入方法将会有较大一笔钱的出入。为了平衡起见,应将尾数为5的情况分成2种情况:有一半的可能需要舍,有一半的可能需要入。方法2对四舍五入法做了如下修改:如果末位数字是5,则并不总是入,而需要根据前一位数字的奇偶性再决定是否舍入:如果前一位数字是偶数,则将5舍去;如果前一位数字是奇数,则进1。例如,0.05将为成0.0;0.15将入为0.2。这一舍一入的偏差量刚好相抵。因此对表1-2第3行数据求算术平均值,不会产生统计偏差现象。换个思路考虑问题,单纯解答本题并不难。表1-2第1行数据都是正数,均匀地列出了2位小数的各种可能,其平均值为49.50。经方法1处理后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为50.00,可以看出,方法1产生了偏高结果;经方法2处理后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为49.50,可以看出,方法2改进了方法1。另外,对于正负数对称分布的情况,则4舍5入法不会产生偏差。因为正数的舍(引起减少)与负数的舍(引起增加)相抵,正数的入(引起增加)与负数的入(引起减少)相抵。

  • 第4题:

    要证实标准第4.2.2条款已得到执行,您希望得到哪些审核证据?


    正确答案: 组织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
    有受控文件清单,表明受控文件已包括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记录也作为特殊文件受控;
    有外来文件清单,表明其已受控,并控制其分发;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有批准者签字文件再版或修改时,得到再次批准;
    在文件上可以识别其版次和修订状态;
    从文件发放记录中,可以看到在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清晰,有识别方式;
    作废文件能及时撤出,保留的作废文件有适当的标识。

  • 第5题:

    以下不是SqlCommand对象的方法是()

    • A、Cancel()
    • B、ExecuteRead()
    • C、ExecuteScalar()
    • D、ExecuteNonQuery()

    正确答案:A

  • 第6题:

    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查询所返回的结果集中的第一行的第一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SQL语句“select count(*)from employee”,需要SqlCommand对象的哪一个方法在执行()。

    • A、ExecuteNonQuery()
    • B、ExecuteScalar()
    • C、EndExecuteReader()
    • D、ExecuteXmlReader()

    正确答案:B

  • 第8题:

    SQL语句“delete from department”,需要SqlCommand对象的哪一个方法在执行()。

    • A、ExecuteNonQuery()
    • B、ExecuteScalar()
    • C、ExecuteReader()
    • D、ExecuteXmlReader()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填空题
    使用Command的()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结果集中第一行的第一列。

    正确答案: ExecuteScalar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使用Command对象的()方法,可执行不返回结果的命令,常用于记录的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A

     ExecuteReader

    B

     ExecuteScalar

    C

     ExecuteNonQuery

    D

     ExecuteXmlReader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要证实标准第4.2.2条款已得到执行,您希望得到哪些审核证据?

    正确答案: 组织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
    有受控文件清单,表明受控文件已包括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记录也作为特殊文件受控;
    有外来文件清单,表明其已受控,并控制其分发;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有批准者签字文件再版或修改时,得到再次批准;
    在文件上可以识别其版次和修订状态;
    从文件发放记录中,可以看到在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清晰,有识别方式;
    作废文件能及时撤出,保留的作废文件有适当的标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Command对象的ExecuteScalar()方法有什么用?

    正确答案: 返回结果集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 87 题 按过程调查方法的优点是目标集中,易体现安全管理的符合性。(  )


    现场调查分析方法:现场询问观察法、德尔菲法。现场询问法可以按部门调查、按过程调查、顺向追踪、逆向追溯。  
    按部门调查:优点调查效率高、缺点调查内容较分散。  
    按过程调查:优点是目标集中易体现安全管理的符合性,缺点是效率较低。  
    顺向追踪:优点是可以系统的了解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观察到各接口协调的情况,缺点是耗时较长。  
    逆向追溯:优点从结果查起,针对性强,易发现问题,但问题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判断。  

  • 第14题:

    若将第6题程序中的JNE NEXT指令修改为JE NEXT指令,则程序执行结束后,NUM内存单元中得到的结果是______。


    正确答案:2
    2 解析:指令修改后,程序的功能便成了将相邻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放在NUM中,所以答案为2。

  • 第15题:

    综合题(本题共3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8分,第3小题18分,共54分)


    4、某企业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选拔了30位优秀员工。
    (1)企业员工素质测评,导致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是什么?(5分)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7分)
    (3)员工素质测许结果处理的方法中,集中趋势分析中的集中量数有什么作用?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哪些?(6分)


    答案:
    解析:
    答: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包括:
    ①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②晕轮效应。
    ③近因误差。
    ④感情效应。
    ⑤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

    (3)集中趋势分析是指在大量测评数据分布中,测评数据向某点集中的情况。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叫集中董数,其功用有二:
    ①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
    ②可以用来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别。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 第16题:

    使用Command的()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结果集中第一行的第一列。


    正确答案:ExecuteScalar

  • 第17题:

    Command对象的ExecuteScalar()方法有什么用?


    正确答案:返回结果集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值

  • 第18题:

    如果只想得到一个序列中第k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序列,最好采用什么排序方法?为什么?对于序列{57,40,38,11,13,34,48,75,25,6,19,9,7},得到其第4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序列{6,7,9,11},使用所选择的排序算法时,要执行多少次比较?


    正确答案:采用堆排序最合适,依题意可知只需取得第k个最小元素之前的排序序列时,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Ο(n+klog2n),若k≤nlog2n,则得到的时间复杂性是Ο(n)。
    对于上述序列得到其前4个最小元素,使用堆排序实现时,执行的比较次数如下:初始建堆:比较20次,得到6;
    第一次调整:比较5次,得到7;
    第二次调整:比较4次,得到9;
    第三次调整:比较5次,得到11。

  • 第19题:

    使用Command对象的()方法,可执行不返回结果的命令,常用于记录的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 A、 ExecuteReader
    • B、 ExecuteScalar
    • C、 ExecuteNonQuery
    • D、 ExecuteXmlReader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窗体上有1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事件过程及函数过程如下:运行程序,第2次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时的输出结果为(  )。
    A

    6

    B

    10

    C

    16

    D

    28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过程m中s被定义为静态变量,因此它的值只在第一次调用过程时初始化,以后再调用都不再初始化,而是保留之前的值。m过程的功能是根据参数值累加,因此第1次单击时,m(1)+m(2)+m(3)=1+3+6=10,此时变量s的值,即过程m的值为6;第2次单击时,m(1)+m(2)+m(3)=7+9+12=28。

  • 第21题:

    判断题
    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查询所返回的结果集中的第一行的第一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执行Command的ExecuteScalar方法得到的是结果集中的第2行第2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ADO.NET中,command对象的()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查询结果集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值。
    A

    cancel

    B

    ExecuteReader

    C

    ExecuteScalar

    D

    ExecuteNonquery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