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果说80年代是诗歌与小说的年代,那么90年代就是()的年代。”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少年小说的发展繁荣与少年文学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

    •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琼瑶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高潮是()

    • A、60年代中期
    • B、60年代初期
    • C、60年代末期
    • D、70年代初期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结合具体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意诗风的演变。


    正确答案: 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他前期的写作,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在朦胧的意象堆砌中,传达出柔美的感伤情调,他的名作《雨巷》就是一个代表,这首诗歌在音节安排,意象构造方面独具匠心。但在《我的记忆》之后,诗人却主动对音乐进行了反叛,改用日常的口语书写现代的生活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鞋子,更多地从语言的内在韵律中,挖掘出“亲切”与“暗示”的风格。

  • 第4题:

    不管朦胧诗派是否与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相背离,它的确是与2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和40年代的( )诗歌在诗艺上是相贯通的。


    正确答案:九叶派

  • 第5题:

    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小说创作中涌现出的一股新潮流是()。

    • A、“文化寻根小说”
    • B、“新潮小说”
    • C、“反思小说”
    • D、“新写实小说”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活动变人形》是王蒙()。

    • A、五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
    • B、八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
    • C、五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
    • D、八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填空题
    如果说80年代是诗歌与小说的年代,那么90年代就是()的年代。

    正确答案: 散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活动变人形》是王蒙()。
    A

    五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

    B

    八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

    C

    五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

    D

    八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不管朦胧诗派是否与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相背离,它的确是与2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和40年代的( )诗歌在诗艺上是相贯通的。

    正确答案: 九叶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少年小说的发展繁荣与少年文学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正确答案: 他们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是“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艺术追求上。比如,
    20年代的象征派:唯美颓废、含蓄朦胧:晦涩。
    30年代的现代派:不再晦涩,惆怅忧郁,个人感受。
    40年代的九叶诗派:历史语境的变迁和诗艺的追求:历史意识、散文美、诗艺的现代化(个人与社会历史的统一,感性与知性的统一,戏剧化与哲理化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结合具体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意诗风的演变。

    正确答案: 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他前期的写作,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在朦胧的意象堆砌中,传达出柔美的感伤情调,他的名作《雨巷》就是一个代表,这首诗歌在音节安排,意象构造方面独具匠心。但在《我的记忆》之后,诗人却主动对音乐进行了反叛,改用日常的口语书写现代的生活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鞋子,更多地从语言的内在韵律中,挖掘出“亲切”与“暗示”的风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说80年代文坛最醒目的一个词是“()”的话,那么90年代就是“另类”。


    正确答案:先锋

  • 第14题:

    如果说80年代是诗歌与小说的年代,那么()年代就是散文的年代。


    正确答案:90

  • 第15题:

    中国诗歌会成立的时间是()

    • A、30年代初期
    • B、30年代中期
    • C、30年代后期
    • D、20年代后期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当代台湾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即“政治化时期”是()。

    • A、50年代初期
    • B、50年代中期
    • C、50年代后期
    • D、80年代以后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闻捷和李瑛等。


    正确答案:梁斌;郭小川

  • 第18题:

    简述冯至20年代诗歌的创作和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正确答案:冯至20年代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捕捉诗意。还善于把来自生活的真切体验同新颖含蓄的意象绵密地糅合在一起,产生婉约深沉的韵味。40年代冯至的诗是“沉思的诗”在日常生活现象中,诗人有着生命体验的哲理沉思。艺术形式和自然并不严格遵守十四行诗的传统格律。在诗意境和抒情形象、方式和语言上,又能借鉴和吸收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益的成分。

  • 第19题:

    填空题
    如果说80年代是诗歌与小说的年代,那么()年代就是散文的年代。

    正确答案: 9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引领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是()。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在20世纪的诗歌发展中,40年代的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主要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
    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
    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
    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
    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后又编《新诗》杂志,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冯至20年代诗歌的创作和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正确答案: 冯至20年代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捕捉诗意。还善于把来自生活的真切体验同新颖含蓄的意象绵密地糅合在一起,产生婉约深沉的韵味。40年代冯至的诗是“沉思的诗”在日常生活现象中,诗人有着生命体验的哲理沉思。艺术形式和自然并不严格遵守十四行诗的传统格律。在诗意境和抒情形象、方式和语言上,又能借鉴和吸收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益的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如果说80年代文坛最醒目的一个词是“()”的话,那么90年代就是“另类”。

    正确答案: 先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