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第1题:
第2题: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第3题:
马克思认为,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第4题:
()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第5题:
一定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
第6题:
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第7题:
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第8题:
商品价格
市场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值
商品质量
第9题: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
价格标准
商品价格
第10题:
商品价格
货币价值
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第11题:
认识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曲解了货币的内在价值,认为金银的内在价值在于它们的数量
陷入错误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
如果商品增加,商品的价格就降低,或者说货币的价值就提高
第12题: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④
第13题:
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第14题:
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第15题:
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低,货币价值越大。
第16题: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
第17题:
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有()
第18题: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
第19题:
关于货币数量论,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最初提出观点的是李嘉图
是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派系,其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传统(古典)、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
是一种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价值、商品价格的学说
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都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增加,货币价值会降低,商品价格会提高
第22题:
商品价格
货币价值
商品数量
货币储藏量
货币流通速度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