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利改税”相关问题
  • 第1题:

    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费改税

    B.利改费

    C.利改税

    D.费改利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最终奠定了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主导地位的改革是()。

    A.1979年税制改革
    B.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C.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D.1994年税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即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在中国的财税改革史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又将原来已经简并过的工商税重新划分,大大增加了税收的财政收入作用和经济调节作用。1994年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全面改革,最终奠定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

  • 第3题:

    1984年我国全面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后,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的所得税税率是()

    • A、15%
    • B、25%
    • C、33%
    • D、55%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调节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目标是()

    • A、实行税利分流
    • B、实行税利合一
    • C、实行利改税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

    • A、利改税
    • B、分税制
    • C、统收统支
    • D、税利分流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在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之前,利润上缴成为我们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利改税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客观原因看,主要是税制改革超前,而与之相应的同步配套的各种改革没跟上。利改税仓促上马,步伐走得太快。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对利改税的理论准备不足,也造成利改税的失误,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就不准确。按当时文件的提法,所谓利改税,也称“以税代利”,就是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按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纳税的方法。从利改税这个定义来看,当时对税收概念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尚认识不清。国家对国有企业凭借政治权力征税和凭借财产权力收取上缴利润,是依据不同身份,凭借不同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税收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都有各自存在的理论依据,都有各自存在的客观必然性,都有各自的作用的特点,是不能相互取代的。而进行利改税的改革时,由于对税收概念认识模糊,混淆了国有企业作为经济法人与企业经营者双重关系的界限,搞成了“以税代利”,造成了利改税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利税合一”造成企业名义利率过高。

  • 第8题:

    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

    • A、统收统支
    • B、利改税
    • C、利润包干
    • D、税利分流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利改税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客观原因看,主要是税制改革超前,而与之相应的同步配套的各种改革没跟上。利改税仓促上马,步伐走得太快。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对利改税的理论准备不足,也造成利改税的失误,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就不准确。按当时文件的提法,所谓利改税,也称“以税代利”,就是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按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纳税的方法。从利改税这个定义来看,当时对税收概念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尚认识不清。国家对国有企业凭借政治权力征税和凭借财产权力收取上缴利润,是依据不同身份,凭借不同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税收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都有各自存在的理论依据,都有各自存在的客观必然性,都有各自的作用的特点,是不能相互取代的。而进行利改税的改革时,由于对税收概念认识模糊,混淆了国有企业作为经济法人与企业经营者双重关系的界限,搞成了“以税代利”,造成了利改税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利税合一”造成企业名义利率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利改税

    正确答案: 是指将原来的企业与企业收入形式上缴给国家财政的利润改为以税收形式缴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最终奠定了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主导地位的改革是()
    A

    1979年税制改革

    B

    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C

    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D

    1994年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

    费改税

    B

    利改费

    C

    利改税

    D

    费改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突破了对国有企业不征所得税的改革是( )。

    A.1978年工商税制改革

    B.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C.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D.1994年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利改税
    是指将原来的企业与企业收入形式上缴给国家财政的利润改为以税收形式缴纳。

  • 第15题:

    试述我国八十年代利改税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营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所得税后的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第二步改革的内容是: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按8个税种向国家交税,也就是由“税利并存”逐渐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

  • 第16题: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

    • A、分税制
    • B、税利分流
    • C、统收统支
    • D、利改税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第二步利改税于()年实施。

    • A、1979
    • B、1980
    • C、1983
    • D、1984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利改税政策属于()。

    • A、政策废止
    • B、政策替代
    • C、政策分解
    • D、政策合并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以下关于税收负担的分子税收总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改税前国家的税收收入应该包含一部门企业上缴利润
    • B、利改税后国有企业交纳的税收包含企业利润,需要减除
    • C、国家税外收费过多,这部分也应该包含在税额中
    • D、名义税收总额不能反映一国实际税收负担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最终奠定了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主导地位的改革是()

    • A、1979年税制改革
    • B、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 C、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 D、1994年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八十年代利改税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营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所得税后的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第二步改革的内容是: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按8个税种向国家交税,也就是由“税利并存”逐渐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
    A

    统收统支

    B

    利改税

    C

    利润包干

    D

    税利分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税收负担的分子税收总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改税前国家的税收收入应该包含一部门企业上缴利润

    B

    利改税后国有企业交纳的税收包含企业利润,需要减除

    C

    国家税外收费过多,这部分也应该包含在税额中

    D

    名义税收总额不能反映一国实际税收负担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
    A

    分税制

    B

    税利分流

    C

    统收统支

    D

    利改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