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此语的“仲尼”指()
第1题: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支者。句中“少仲尼之闻”是什么意思?
第2题: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朱熹所说。
第3题: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
第4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出自()
第5题:
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第6题:
对
错
第7题:
《隐身衣》
《思维的乐趣》
《灵魂的声音》
《我与地坛》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庄子》引老聃语
《庄子》引仲尼语
《老子》引庄周语
《老子》引仲尼语
第11题:
第12题:
坚守天理的要求
顺应人心的体现
脚踏实地的考量
第13题:
孟子说:“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这里,仲尼不有天下,是()
第14题:
翻译: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第15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仲尼叹鲁的原因是鲁国作为诸侯国却举行蜡祭,有违礼制。
第16题:
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第17题: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一种说法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又有一种说法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两种说法()
第18题: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伯夷
孟子
孔子
老子
第21题:
第22题:
伯夷
孟子
孔子
老子
第23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第24题:
仲尼、韩非子
仲尼、子弓
韩非子、子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