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天,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日:"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解老》)
第1题:
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
第2题:
下列命题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D.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第3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是由()提出的。
管仲
略
第4题: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第5题:
春秋时代,谁主张“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第6题:
《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下列选项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哲学观点相一致的是()
第7题:
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8题:
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中国古人是()。
第9题:
第10题:
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英雄造时势
第11题:
《管子》
《孟子》
《庄子》
第12题:
帝喾
管仲
晏婴
商鞅
第13题:
管仲说:“衣食足而知荣辱。”
下面哪一项不是这句话的逻辑推论?()
A. 只有知荣辱才衣食足,只有不知荣辱才衣食不足
B. 衣食不足但知荣辱,或衣食足但不知荣辱
C. 衣食不足或知荣辱,而且衣食足或不知荣辱
D. 如果衣食足则知荣辱,如果衣食不足则不知荣辱
A、C、D项都能保证“衣食足”和“知荣辱”二者是成立的,而且A和D的推理是完全一致的,只有B无法保证二者都成立,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4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15题:
玉兰、海棠、报春、牡丹和桂花则称“玉堂春富贵”。
第16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
第17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
第18题: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第19题:
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 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