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第1题:
我们常说“秦二世而亡”,实际上,秦朝并非只有二世,而是三世,那么三世是()。
第2题:
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
第3题:
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对萧、柳两人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第5题:
秦代,基于法家思想,()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第6题:
明清两代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
第7题:
秦朝、隋朝均二世而亡,然而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汉唐都出现盛世。汉唐沿袭秦隋制度,主要是基于()
第8题:
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第9题:
第10题:
实行郡县制
陈胜、吴广起义
焚书坑儒
统一中国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压制知识分子
进行思想控制
强化法律机制
加强封建专制
第13题: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
第14题:
秦二世而亡的制度因素有哪些?
第15题: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衰弱,终为诸侯所丧。”基于此种认识,秦朝完成全国统一之后采取的措施是()
第16题:
“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第17题:
商鞅变法,实行严刑峻法和专制政策,主要表现在()①“什伍连坐制”②轻罪重刑③焚烧诗书④焚书坑儒
第18题:
秦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帝国,其诗坛几乎处于静态,没有名作出现,原因主要有()
第19题: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第20题: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执行消灭儒生的政策
国家历史较为短暂
国家经济贫弱的缘故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