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第1题:
第2题: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老子这种思想的是( )。
A.战国时候,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B.秦时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所反映的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思想。故答案应为C。
第3题:
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A自然
B有为
C清净
D无为
第4题:
老子、庄子不推崇的是()
第5题:
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不做任何行动。
第6题:
老子“无为”思想被用于企业管理的模式主要有()。
第7题: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有道”的社会,是否“有道”的关键在于是否合乎()
第8题:
简析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
第9题:
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无为
清净
道法自然
积极立法
第13题:
A、无为
B、有为
C、入世
D、出世
第14题: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A道
B法
C自然
D无为
第15题:
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是()。
第16题:
简述老子的“自然无为”或自然观。
第17题:
老子认为天地不能久的原因是()
第18题:
老子认为幸福的原则就是要()?
第19题:
《老子》认为自然法远优于人定法,原因在于()
第20题:
老子认为“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
第21题:
自然
有为
清净
无为
第22题:
自然法体现了无为的要求
自然法广大无边
自然法对人无所偏爱
自然法永恒
第23题:
君主的意志
法律
道德
自然
第24题:
治国
效法自然
平天下
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