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先秦儒家的礼法观。
第1题:
简述先秦儒家的礼法观。
“为国以礼”的礼治论。儒家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旧礼改造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新礼。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他要求各级贵族互相克制,停止争夺,遵守礼制。在法律上,主张以礼作为适用刑罚的指导。孟子也要求法先王。荀子主张用礼维护封建等级制,并引法入礼要求以维护封建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
从维护礼治出发,儒家主张:1、以“五伦”为中心,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
2、以家族为本位,坚持“亲亲为大”,重视孝、忠。
3、区分贵贱等级,以礼规定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略
第2题:
先秦显学为道家与儒家。
第3题:
简述孔子的“仁学”、“礼治”思想和儒家的修养观?
第4题:
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第5题:
简述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6题: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
第7题:
第8题:
“大同”社会的福利观
“王道”社会的福利观
“小康”社会的福利观
“仁政”社会的福利观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子张
第13题:
简述中国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主要有“君子”和“圣人”两个层次。君子必须具备仁、义、礼、智四德;圣人则在智的修养上更胜一筹。
略
第14题:
()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评孟子的人性论,主张()的人性观。
第15题:
《大学》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包括()
第16题: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从其“礼说”和“仁论”出发,构建了理想的()
第17题:
汉代儒家文艺观相对先秦儒家文艺观有何特点?
第18题:
简述先秦儒家的特点
第19题:
第20题:
先秦儒家所体现的宝贵的平等精神
先秦儒家对普遍性、普世价值的追寻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本质的深入探讨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尊严的探讨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