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寒,是地道的‘红五类’。”运用的修辞格是短语仿拟。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短语仿拟
B.篇章仿拟
C.句子仿拟
D.词语仿拟
第3题:
“大海一样的深情”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A、仿词
B、比喻
C、顶真
D、拈连
第4题:
什么是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一个语言片断里,不只一次使用了修辞格,或不只使用了一个修辞格,就叫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
1)兼用:各种修辞格不是用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所以会出现交叉现象,即同一组语句,从一个标准看,属甲辞格;从另一标准看,属乙辞格。如: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升到白云的深处。(比喻兼夸张)
2)连用:指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话语中接连运用。
A.同一辞格连用,如: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拟人连用)
B.不同辞格连用,如: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连用以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
3)套用:修辞格的套用指一种辞格里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是分层次的结合。如:看吧,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碎末。(拟人中套着比喻)
略
第5题:
杜甫出身贫寒。
第6题:
简述朱元璋出身与明朝政局的关系。
第7题:
“我祝愿贵报进一步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运用的修辞格是()。
第8题:
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的奉献”运用了仿拟中的()。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拟人
B.借代
C.移接
D.双关
第14题:
A.仿词
B.顶真
C.拈连
D.移接
第15题:
“小鸟似的姑娘们飞快地冲了出来。”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A、仿词
B、比喻
C、顶真
D、拈连
第16题:
“朱元璋出身贫寒,是地道的‘红五类’。”运用的修辞格是短语仿拟。
第17题:
简述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
第18题:
“朱元章出身贫寒,是道地的‘红五类’”,运用了()修辞格。
第19题:
“他俩又做了个‘吕’字。”一句运用的辞格是()。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反语
仿拟
婉曲
比喻
第23题:
拟人
借代
移接
双关
第24题:
音仿
义仿
仿句
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