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英国社区照顾出现的背景基础。
第1题:
简述英国内阁制出现的过程背景影响。
过程--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到18世纪初仍处于萌芽状态;18世纪初,由多数党主持内阁会议,形成惯例,首开内阁先河;之后辉格党掌握政权,国王咨询机构发展为内阁。1721年罗伯特出任首相,主持内阁,内阁制正式形成。而后经过不断发展,由议会下院选举获胜的党派上台组阁,若失去议会支持,则须全体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至此内阁制发展成熟。
背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民主思想的传播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典范,为众多国家所效仿。使英国保持了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现。
第2题:
简述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务的异同(关系)。
1.两者的相同点
发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和中国的社区服务有许多相同点,总结归纳如下:
(1)两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基础的发展趋势的相同性。英国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都出现了一种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初期都表现为依托社区资源和组织,向社会福利对象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都强调国家福利责任的社会外移,建立一种国家、社会、个人私有企业相结合的多元福利结构,都尝试着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建立一种承包制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这是中西方社区照顾(或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基础。
(2)两者的社区支持基础的共同性。在社区照顾中,都强调把社会福利对象留在社区中接受照顾,而照顾提供者都强调要依靠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网络。英国主要是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福利机构的社区工作者来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加强,而中国主要是靠半行政性的居委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来推动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
(3)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共同性。在中西方的社区照顾中,都把社会福利对象作为核心的服务对象来提供服务和照顾。英国的社区照顾的对象就特指是社会福利对象,不再包括其他内容。中国的社区服务早期也是把社会福利对象作为惟一的服务对象,后来虽然社区服务对象扩大到一般居民和城市下岗职工,但是社会福利对象仍然是中国社区服务的关注重点。
2.两者的差异
(1)两者的属性的差异性
英国社区照顾的属性就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是英国机构服务的社区化发展,它不是面向一般社区居民的服务。面向一般社区居民的服务是一种商业化的服务,不作为社区照顾的内容。但是英国的社区照顾是有层次的:首先是向社会福利对象提供的照顾,其次是向福利照顾者提供的支持,再者是对社区中社会福利机构的补贴和扶助。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在初始阶段很明确是社会福利服务,但是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把社区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向社区一般居民提供的生活服务,这就不再是社会福利服务,而是一种商业化服务,再后来包括的为下岗职工提供的再就业服务,其实是一种混合着社会政策支持和促进社区市场化就业的混合服务。
(2)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性
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围绕着社会福利对象,以及相关的福利照顾者,不包括一般的社区居民。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则由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英国是根据社区照顾的福利性质来界定其服务对象的,而中国社区服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扩展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进而来归纳自己的服务性质。相比较而言,英国的社区照顾更容易明确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性质,也容易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而中国的社区服务跟着国家中心工作变动,没有自己的核心,容易出现工作属性的争论和工作成效的波动。
(3)两者的运行机制的差异性
英国社区照顾虽然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但是相关国家政府、社会志愿组织和私有机构、社会关系网络等之间的责任、义务比较明确。政府提供社会福利资金援助购买福利服务,并负责组织安排社区照顾的规划协调,充当个案管理的职责;社会志愿组织和私有机构负责在社区中策划提供社区照顾服务,尽量满足社会福利对象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社会关系网络有义务向自己的亲属、朋友提供照顾,但是可以从相关机构获取支持和帮助,从国家获取福利资金援助。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在强调社会福利社会化时,过分强调了社会部门、社会关系和市场力量的作用,淡化政府的责任,出现一种泛市场化趋势。中国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只负责提供部分建设资金和奖励资金;优惠政策和规划立项,没有常规性预算,缺乏专业需求评估和服务规划。
略
第3题:
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
第4题:
试比较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照顾的异同
第5题:
简述英国社区照顾的内涵和运行结构。
第6题:
英国社区照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第7题:
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的层次包括();对照顾者的支持;政府对社区机构的政策支持。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英国社区照顾的含义与做法。
含义:
一是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其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对其提供生活服务。
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的支持体系对老年人进行服务。
做法:
①兴办社区服务中心;
②开办社区老年公寓;
③提倡家庭照顾;
④设立短期护理机构——暂托处;
⑤提供上门服务;
⑥开办社区老人院。
略
第14题:
试比较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务的异同。
两者的相同点:
一是两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基础的发展趋势都有社区福利社会化的相同性;
二是两者支持基础的共同性:依靠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是两者服务对象的共同性:都乳社会福利对象作为核心。
两者的不同点:
一是属性上的差异:英国社区照顾的属性就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在初始阶段很明确是社会福利服务,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服务就不再是社会福利服务,而是一种商业化服务,再后来包括为下岗职工提供的再就业服务,其实是一种混合着社会政策支持和促进社区市场化就业的混合服务;
二是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围绕着社会福利对象,以及相关的福利照顾者,不包括一般的社区居民,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则由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
三是两者运行机制的差异性:英国的社区照顾虽然也实行一种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把服务对象当做服务消费者,但主要是由政府作为购买者来支持的,而不是完全的市场化,不是由消费者自己负责掏钱买服务,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在强调社会福利社会化时,过分强调了社会部门、社会关系和市场力量的作用,淡化政府的责任,出现一种泛市场化趋势。社区服务机构主要根据市场化服务通过自己创收来维持自己的福利性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略
第15题:
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务的异同(关系)。
第16题:
简述英国社区照顾出现的背景基础。
第17题:
试述英国社区照顾模式出现的原因及社区照顾模式的工作策略
第18题:
英国社区照顾出现的背景基础是什么?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