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党的八大,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新的工作作风”。
第1题:
第2题: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3题:
第4题:
党的十八大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将基本国情高度概括为“三个没有改变”和“三个世所罕见”。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第5题:
党的()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第6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概括。
第7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8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是()以后做出的,这个判断解决了中国经济到底怎么看的问题。
第9题:
()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新“凡是”是什么?
第15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作了新调整,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在保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连续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外交服务内政的主要任务和外交总体布局基本维持不变。在具体政策层面,仍然重视对美关系,提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在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核问题上,一方面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行动更为积极,政策更加明确。在操作层面,“首脑外交”更加活跃,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坐标作用更加突出,外交工作的全局统筹、顶层设计、中层协调和一线执行等都得到强调和重视。这些新趋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外交的延续,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要求,是中国政府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客观结果。这一发展趋势将会延续下去。鉴于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在增加,未来中国外交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亟须在不同观念和利益、国内和国外、维稳和维权、国家利益和正义原则之间尽量寻求平衡。
略
第1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十八大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是什么?
第18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第19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20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21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最重要的政治行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境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人权的基本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精神和质量意识的体现
第22题: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
党的十九大一中全会
第23题:
22
24
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