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能力的增加一定意味着幸福的增进,是不需要推敲的。
第1题:
第2题:
A.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
B.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C.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D.幸福只讲精神追求,不考虑物质条件
第3题:
第4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第5题:
要把“增进民生幸福、加强社会建设”放到注重的位置来。
第6题: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第7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消费品的生产。
第8题:
技术进步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幸福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
个人的幸福要依靠自己的奋斗,与他人无关
幸福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精神生活的充实是幸福更重要的方面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奉献社会意味着不需要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幸福
B.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C.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
D.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不要个人正当利益,不要个人幸福
第14题:
第15题:
杜威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
第16题: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以下关于幸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消费能力的增加是否意味着幸福的增进,还是有待反复推敲的。
第18题: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第19题:
关于正确幸福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厂商生产能力的提高
国民收入的增加
储蓄的增加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