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理论指出政府作为一个大买主可以制止经济衰退的持续和扩大。而在繁荣时再增加政府投资,想进一步促进繁荣,结果会适得其反。
第1题:
经济繁荣时期的宏观财政政策一般为()。
A、实行盈余财政
B、扩大政府支出
C、回收政府债券
D、减税
第2题:
A、财政加税
B、政府收入的减少
C、政府支出的增加
D、政府支出的减少
第3题:
A经济繁荣时,应适当减持存款、债券,增加股票、房产等投资
B经济衰退时,增加长期储蓄和债券
C经济繁荣时,增加长期储蓄和债券
D萧条期面临转折时,应适当减少储蓄,逐步转向股票、房产等投资
选 C
解析:投资应关注国家经济的运行周期:1、当经济繁荣时,应适当减持存款、债券、增加股票、房产等投资;2、当经济衰退时,增加长期储蓄和债券;3、萧条期面临转折时,应适当减少储蓄,逐步转向股票、房产等投资。
第4题:
第5题:
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采用减少收入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6题:
凯恩斯的理论指出政府作为一个大买主可以制止经济衰退的持续和扩大。而在繁荣时再增加政府投资,想进一步促进繁荣,结果会如愿以偿。
第7题:
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的政策主张是谁的理论()
第8题:
当经济繁荣、失业减少时,政府(),可以减缓需求过旺势头。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亚当.斯密
凯恩斯
马克思
毛泽东
第11题:
经济衰退时平均投资收益高、而繁荣时期较低
经济衰退时平均投资收益高、而繁荣时期也较高
经济衰退时平均投资收益低、而繁荣时期较高
经济衰退时平均投资收益低、而繁荣时期也较低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新结构经济学关于李嘉图等价的论述综合了凯恩斯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的观点
B.在新结构经济学看来,要破除李嘉图等价的关键是,在经济衰退时政府要用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增加需求减少失业,长期提高增长
C.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投资和消费来平滑经济周期
D.新古典理性预期理论认为,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但家庭则会为了平滑现在和未来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以支付未来政府加税弥补积极财政政策所增加的财政赤字,结果总需求不会增加,因此会出现李嘉图等价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A经济繁荣时,应适当增持存款、债券,减少股票、房产等投资
B经济衰退时,增加长期储蓄和债券
C经济繁荣时,增加长期储蓄和债券
D萧条期面临转折时,应适当减少储蓄逐步转向股票、房产等投资
E经济收缩期,应转向投资对周期波动敏感的行业
选ACE
解析:经济繁荣时,应增持股票房产等投资,减少存款债券。这是因为股票和房产的价格是随周期波动的,具有保值性,而存款和债券的收益率一般是固定的。经济收缩时,应投资于对经济周期波动不敏感或者逆周期波动的行业。
第16题:
第17题:
经济繁荣给一国经济带来哪些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经济衰退?
第18题:
就业增加,会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
第19题:
关于凯恩斯主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0题:
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一般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其通常做法是()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经济繁荣→政府减少开支→政府购买减少→人民来自政府的收入减少→乘数效应多倍减少→社会总需求下降→私人消费投资减少→物价下跌→就业减少→经济平复
经济繁荣→政府减少开支→转移支付减少→低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减少→乘数效应多倍紧缩→社会总需求下降→私人消费投资减少→物价下跌→就业减少→经济平复
经济繁荣→政府提高税收降低税率→政府收入增加→人民可支配实际收入下降,资本积累放慢→乘数效应多倍紧缩→社会总需求下降→私人消费投资下降→物价下跌→经济平复
经济繁荣→政府减少开支→政府购买减少→人民来自政府的收入增加→乘数效应多倍减少→社会总需求上升→私人消费投资增加→物价上升→就业增加→经济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