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就是()和()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
第1题:
第2题:
“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其修辞手法为()。
第3题:
《我与地坛》文中采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第4题: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是通过比拟修辞格构成的
第5题:
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第6题:
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
第7题: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增加文章色彩,应用文可以采用一些实际的形容词和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
第8题:
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和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
第9题:
第10题:
借代
比喻
比拟
拟人
第11题:
第12题:
排比和对偶
比喻和对偶
排比和比喻
比喻和比拟
第13题:
宪法、党章中不宜运用的修辞格有()
A借代
B夸张
C反语
D比拟
E双关
第14题:
青霉素、头孢、庆大霉素等药品在医学上被统称为()。
第15题:
比拟是通过想象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常用的是拟人。
第16题:
比拟可以分为()和()两种。
第17题:
咖啡和茶叶往往可以相互替代,在经济学上这两种商品叫做();而磁带和录音机往往一起使用,则这两种商品在经济学上叫做()。
第18题: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修辞手法是()
第19题:
《虞美人》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第20题:
大米和面粉往往可以相互替代,在经济学上这两种商品叫做();而汽车和汽油往往一起使用,则这两种商品在经济学上叫做()。
第21题:
第22题:
明喻
暗喻
借喻
比拟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