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如是脂肪Fat>±0.02,可能均质阀的问题,预热生奶250ml到40℃,检测10次,丢弃前三次废液,收集后7次废液再检测三次,比较两次脂肪的平均值,差值应在0.05内,否则需要更换均质阀。
更多“如何进行均质塞均质效能的检测?”相关问题
  • 第1题:

    均质池停车操作,错误的做法是()

    • A、停运均质池进水提升泵
    • B、关闭均质池进水阀
    • C、关闭均质池出水阀
    • D、均质池正常搅拌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简述牛奶进行均质的作用。


    正确答案:物料在高压的作用下受到剪切,撞击,空穴的作用下,将颗粒较大的脂肪球打碎,防止脂肪上浮,增加乳化效果,使黏附在脂肪球表面的洛蛋白增加,改善牛奶黏度,改变感官效果,从而使物料均匀一致。

  • 第3题:

    如何测定成品奶的均质指数?


    正确答案: 1、用量筒量取250ml均质后牛乳,在冰箱(4-6ºC)中贮存48小时。
    2、将上层1/10的牛奶吸出,并将下层9/10的牛奶混匀。
    3、分别测定上层的脂肪含量F1和下层的脂肪含量F2
    4、根据公式:均质指数=100×(F1-F2)/F1。均质指数在1—10之间即为正常。

  • 第4题:

    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属于()的范畴。

    • A、层内非均质性
    • B、平面非均质性
    • C、层间非均质性
    • D、孔隙非均质性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对()油田,如果笼统采油,势必使层间矛盾突出。

    • A、均质
    • B、非均质
    • C、均质多油层
    • D、非均质多油层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油层的非均质性可划分为()。

    • A、垂直剖面上的非均质性
    • B、平面非均质性
    • C、结构特征上的非均质性
    • D、三维非均质性
    • E、平面均质性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关于白斑的临床分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
    • B、非均质型分为疣状型、颗粒型和溃疡型
    • C、均质型表现为均质斑块或表面有皱褶
    • D、疣状型属于非均质型
    • E、非均质型包括疣状型、颗粒型和萎缩型

    正确答案:E

  • 第8题:

    按均质化操作,取料如何造台阶?


    正确答案:采用台阶式取料,台阶高度为2-2.5米,斗轮每次吃料厚度不超过0.7米,每层取料向前推进深度不大于3米。取料由上至下产生台阶,依次类推。对于高货位取料,修边界造台阶留1米。

  • 第9题:

    多选题
    油层的非均质性可划分为()。
    A

    垂直剖面上的非均质性

    B

    平面非均质性

    C

    结构特征上的非均质性

    D

    三维非均质性

    E

    平面均质性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生产超高温灭菌乳产品时,要对均质化的乳进行测定,若使用均质指数法检测,一般认为均质指数在()范围内均质效果可以接受。
    A

    1-10

    B

    10-20

    C

    20-30

    D

    30-4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均质池(均质罐)停车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

    均质池停止搅拌

    B

    均质池(均质罐)内液位尽量降低

    C

    炼油污水均质罐先进行收油

    D

    均质池(均质罐)停车时集中排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测定成品奶的均质指数?

    正确答案: 1、用量筒量取250ml均质后牛乳,在冰箱(4-6ºC)中贮存48小时。
    2、将上层1/10的牛奶吸出,并将下层9/10的牛奶混匀。
    3、分别测定上层的脂肪含量F1和下层的脂肪含量F2
    4、根据公式:均质指数=100×(F1-F2)/F1。均质指数在1—10之间即为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非正常情况出现的酸碱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时,合理的工艺流程是()

    • A、均化—中和—均质—处理
    • B、中和—均质—处理
    • C、中和—均化—均质—处理
    • D、均化—中和—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在生产超高温灭菌乳产品时,要对均质化的乳进行测定,若使用均质指数法检测,一般认为均质指数在()范围内均质效果可以接受。

    • A、1-10
    • B、10-20
    • C、20-30
    • D、30-40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干扰试井和脉冲试井方法适应()渗透气藏的试井解释

    • A、非均质低渗透
    • B、非均质高渗透
    • C、均质低渗透
    • D、均质高渗透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油层非均质是储层固有的特征,是影响油藏开发的主要因素,储层非均质可分为宏观非均质、微观非均质,其中宏观非均质是矿场上主要分析面对的。那么宏观非均质主要指哪几方面内容?


    正确答案: 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层内非均质

  • 第17题:

    解释什么是平面非均质性,并对平面非均质性进行详细描述。


    正确答案: 平面非均质是指砂体的平面差异性,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⑴砂体几何形态:砂体各向大小的相对反应,一般以长宽比进行分类。一般砂体越不规则,其非均质性越强。包括席状砂体、土豆状砂体、带状砂体、鞋带装砂体、不规则砂体。
    ⑵砂体规模与各向连续性:一般砂体规模大,连续性强,则非均质性较弱。按延伸长度可将砂体分为五级:一级:大于2000米(极好);二级:1600-2000米(好);三级:600-1600米(中等);四级:300-600米(差);五级:小于300米(极差)。
    ⑶砂体连通性:指砂体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相互接触连通。可用砂体配位数、连通成都和连通系数表示。砂体连通后形成的连通体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多边式,多层式,孤立式。
    ⑷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平面变化。
    ⑸平面渗透率的方向性。

  • 第18题:

    高压均质机的均质阀有哪两种类型、两者的均质效果如何?


    正确答案: (1)平面阀:该类阀的阀座、阀杆工作面均为平面,形状简单、加工修复方便,效率高,使用广
    (2)非平面阀:工作面为非平面,效率比平面阀高,在较低的工作压力下可获得与平面阀相同的均质效果,能耗低,但易损,难修复

  • 第19题:

    豆乳均质的效果取决于物料温度、均质次数和()

    • A、均质的时间
    • B、均质的压力
    • C、均质的物料浓度
    • D、物料的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均质池(均质罐)停车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均质池停止搅拌
    • B、均质池(均质罐)内液位尽量降低
    • C、炼油污水均质罐先进行收油
    • D、均质池(均质罐)停车时集中排水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解释什么是平面非均质性,并对平面非均质性进行详细描述。

    正确答案: 平面非均质是指砂体的平面差异性,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⑴砂体几何形态:砂体各向大小的相对反应,一般以长宽比进行分类。一般砂体越不规则,其非均质性越强。包括席状砂体、土豆状砂体、带状砂体、鞋带装砂体、不规则砂体。
    ⑵砂体规模与各向连续性:一般砂体规模大,连续性强,则非均质性较弱。按延伸长度可将砂体分为五级:一级:大于2000米(极好);二级:1600-2000米(好);三级:600-1600米(中等);四级:300-600米(差);五级:小于300米(极差)。
    ⑶砂体连通性:指砂体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相互接触连通。可用砂体配位数、连通成都和连通系数表示。砂体连通后形成的连通体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多边式,多层式,孤立式。
    ⑷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平面变化。
    ⑸平面渗透率的方向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豆乳均质的效果取决于物料温度、均质次数和()
    A

    均质的时间

    B

    均质的压力

    C

    均质的物料浓度

    D

    物料的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均质池停车操作,错误的做法是()
    A

    停运均质池进水提升泵

    B

    关闭均质池进水阀

    C

    关闭均质池出水阀

    D

    均质池正常搅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