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调绘方式确认图斑界线时,下列哪种情况符合调绘的技术要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外业调绘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4题:
调绘的明显地物界在图上位移不大于0.3mm,困难地区或不明显地物(包括地类)界线的图上位移不大于1.0m。
第5题:
线状地物与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其他界线只标绘()界线。
第6题:
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移位不得大于图上()mm,否则应重新标绘。
第7题:
将所依附的沟、渠等明显地物的位置、形状调绘准确,然后用图示规定的权属界线符号(界址线),根据界址线与地物的相对位置关系,标绘在这些地物的中心或距依附地物边线()mm处。
第8题:
下列有关地籍铅笔原图或地籍电子底图的基本精度要求,不正确的是()。
第9题:
下列关于图斑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第10题:
地类图斑的调绘
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线状地物的调绘
零星地物的调绘
基本农田的调绘
第11题:
地类调绘是指在土地所有权宗地内,实地对照基础测绘图件逐一判读、调查、绘注的技术性工作
地类界应封闭,并以实线表示
调绘的地类图斑以飞地为单位统一编号
当地类界与线状地物或土地权属界、行政界重合时,可省略不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以下哪种情况只能使用实测的方式确定图斑宽度()
第15题:
已知实地权属界线的位置走向,以及周边与调查图上相对应的明显地物点,采用()实地丈量出明显地物点到权属界址点的距离。
第16题:
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规定,线状地物图上宽度应大于()时,不应作为线状地物来调绘,而应作为一个独立图斑来对待。
第17题:
农村土地地类界线调绘时,当影像反映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调绘的地类界线应严格与影像反映界线保持一致(重合),移位不得大于图上()mm,否则应重新标绘。
第18题:
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调绘时的方法是()。
第19题:
图斑划分主要是依据()的调查。
第20题:
关于线状地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第21题:
极坐标法
关系距离法
长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第22题:
最低级
下一级
上一级
最高级
第23题:
0.1
0.2
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