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第1题:
与长期低浓度接触该类气体所引起的病变无关的是
第2题:
氨对铜具有腐蚀性,因此与氨接触的设备、仪表严禁用铜质或铜合金材料。
第3题:
《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氨站应设氨气泄漏探测器,氨气泄漏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接人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4题:
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的碱溶液是()。
第5题:
在低浓度的硫化氢环境中,长时间接触,()嗅觉神经。
第6题:
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第7题:
皮肤和眼睛接触()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第8题:
氨合成时,增加空速可使气体与催化剂的()。
第9题:
与氨制冷剂不得质直接接触的物质是()。
第10题:
不能与氨制冷剂直接接触的物质是()。
第11题:
铜
钢铁
石棉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第15题:
组织氨泄漏演练的目的是让可能接触到氨泄漏的普通员工明白什么?
第16题: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第17题:
吸入氨对人有什么危害()
第18题: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第19题:
以下关于环己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应用的卧式壳管型喷淋氨吸收器,工作时介质逆流接触,可使浓氨水的浓度接近理想状态的浓度。
第21题:
氨的伤害途径为()。
第22题:
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第23题:
皮肤接触吸收
呼吸道吸入
消化道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