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1题:
()会对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
第2题:
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安全在()方面得到反映。
第3题:
从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来看。信息安全主要有()等表现形式
第4题:
千年虫问题是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可以归结为信息系统的()类威胁。
第5题:
信息安全面临哪些威胁()。
第6题:
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的根源在于()。
第7题: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
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
黑客行为
第8题:
自然灾害及物理环境威胁
信息系统自身脆弱性
系统设置或用户操作不当
恶意程序与网络攻击泛滥
第9题:
网络的开放性
软件系统自身缺陷
黑客攻击
管理漏洞
第10题:
信息间谍
网络黑客
计算机病毒
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第11题:
第12题: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
垃圾邮件的泛滥
黑客行为
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第13题:
从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看,信息安全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垃圾邮件的泛滥、()、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有害信息被()。
第14题:
信息安全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在()。
第15题:
下列哪些会对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
第16题:
Botnet网络在国内大都被翻译为“僵尸网络”。除了被用于组织DDoS攻击,Botnet还可以被用来传播垃圾邮件、窃取用户数据、监听网络和扩散恶意病毒等。
第17题:
来自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威胁主要有()等。
第18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与此同时,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综合分析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病毒的扩散
垃圾邮件的泛滥
网页数据的篡改
不良信息的传播
黑客行为
第20题:
黑客攻击
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系统自身缺陷
员工恶意破坏
第21题: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
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
黑客行为
第22题:
舆论导向、社会行为、技术环境
舆论导向、黑客行为、有害信息传播
社会行为、黑客行为、恶意信息传播
社会行为、技术环境、黑客行为
第23题:
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是根本原因。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要,同时自身在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脆弱性,导致了诸多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因此,杜绝脆弱性的存在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信息系统面临诸多黑客的威胁,包括恶意攻击者和恶作剧攻击者。信息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接触信息系统的人越多,信息系统越可能遭受攻击。因此,避免有恶意攻击可能的人接触信息系统就可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分析,因为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同时外部又有威胁源,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可能发生安全事件。因此,要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需从内外因同时着手
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和人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内因和外因都可能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外部攻击者和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攻击、本地破坏和内外勾结等手段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对人这个因素的防范应是安全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