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切削加工淬火钢的切削用量,主要是根据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工件形状、工艺系统刚性和加工余量来选择。在选择切削用量三要素时,首先考虑选择合理的切削速度,其次是切削深度,再次是进给量。
(1)切削速度:
硬质合金刀具速度为30-75m/min;陶瓷刀具速度为60-120m/min;立方氮化硼刀具速度为100-200m/min。
在连续切削和工件材料硬度太高时,应降低切削速度,一般约为上面最低切削速度的1/2.在连续切削时的最佳切削速度,以切下的切屑呈暗红色为宜。
(2)切削深度:
一般根据加工余量和工艺系统刚性选择,一般情况下ap=0.1-3mm。
(3)进给量
一般为0.05mm/r到0.4mm/r。
在工件材料硬度高或断续切削时,为了减小单位切削力,应当减小进给量,以防崩刃和打刀。
更多“怎样选择切削淬火钢时的切削用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切削不锈钢时应怎样选择刀具材料?


    正确答案: 合理选择刀具材料是保证高效率切削加工不锈钢的重要条件。根据不锈钢的切削特点,要求刀具材料应具有耐热性好、耐磨性高、与不锈钢的亲和作用小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1)高速钢的选择:
    高速钢主要用来制造铣刀、钻头、丝锥、拉刀等复杂多刃刀具。普通高速钢W18Cr4V使用时刀具耐用度很低已不符合需要,采用新型高速钢刀具切削不锈钢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刀具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批量大的工件,采用硬质合金多刃复杂刀具进行切削加工效果会更好。
    (2)硬质合金的选择:
    YG类硬质合金的韧性较好,可采用较大的前角,刀刃也可以磨得锋利些,使切削轻快,且切屑与刀具不易产生粘结,较适于加工不锈钢。特别是在振动的粗车和断续切削时,YG类合金的这一优点更为重要。
    较长时期以来,一般都采用YG6、YG8、YG8N、YW1、YW2等普通牌号的硬质合金作为切削不锈钢的刀具材料,但均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采用新牌号硬质合金如813、758、640、712、798、YM051、YS8、YM10、YS2T、YD15等,切削不锈钢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第2题:

    为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及提高加工精度,必须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用()刀具时,切忌选择过低的切削速度或切削过程中突然停止转动及走刀运动。

    • A、硬质合金
    • B、高速钢
    • C、不锈钢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


    正确答案: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

  • 第4题:

    使用高速钢车刀车削工件时,选择的切削用量应比使用硬质合金车刀车削工()。

    • A、小
    • B、大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车不锈钢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选择()

    • A、较大的V,f
    • B、较小的V,f
    • C、较大的V,较小的f
    • D、较小的V,较大的f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何谓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切削用量是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总称。选择切削用量时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安全;
    (2)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3)充分发挥机床和刀具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 第7题:

    解决不锈钢材料的加工问题主要是选择合理的镗刀排,根据不锈钢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切削用量和切削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从切削温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切削时切削用量的选择以增大切削深度为宜?


    正确答案:实验得出,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增加20%~33%;f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增加10%;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只增加3%。因此,在切削效率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减小切削速度来降低切削温度,比减小f或更为有利。

  • 第9题:

    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哪几项?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切削用量是切削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参数,包括:
    1、切削速度vc
    2、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其分别表示切削刃与过渡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3、待加工表面转化为已加工表面的速度
    4、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原则:
    1.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切削加工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确定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合理组合。
    2.背吃刀量要尽可能取得大些,最好一次走刀能把该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完。
    3.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机床、刀具和工件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精加工时,一般背吃刀量不大,切削力也不大,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工件表面粗糙度。
    4.选定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以后,根据合理的刀具耐用度,用计算法或查表法选择切削速度。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叫切削用量?选择钻孔的切削用量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切削用量是背吃刀量、切削速度、进给量的统称;选择钻孔的切削用量的目的是保证钻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钻头合理的耐用度下获得较高的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切削力的?

    正确答案: (1)背吃刀量:当背吃刀量ap增大一倍,实际切削面积也增大一倍,变形抗力和摩擦力成倍增加,故切削力成正比的增大一倍。
    (2)进给量:当进给量f增大一倍,由于残留面积也增大,实际切削面积未成倍增大,且切削厚度的增大,使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面积不成倍增大,故切削力增大约68%~86%。
    (3)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削速度v对切削力的影响主要受积屑瘤影响实际前角所造成。切削脆性金属时,产生崩碎切屑,切屑与前刀面挤压和摩擦作用较小,没有积屑瘤产生,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无显著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数控加工切削用量包括哪些?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或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但也应该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粗车时的切削用量如何选择?


    正确答案: 首先选较大的吃力深度,再选一个尽可能大的走刀量,后根据刀具耐用度合理选切削速度。

  • 第14题:

    钻孔时选择切削用量,对钻孔的生产率来说,切削用量中的()和()是相同的。

    • A、v
    • B、f
    • C、aP

    正确答案:A,B

  • 第15题:

    钻孔时选择切削用量只需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粗车选择切削用量时,首先尽量选大的切削速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怎样选择钻孔切削用量?


    正确答案: 钻孔切削用量主要是选用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考虑加工性质时,粗加工应采用较低切削速度,较大进给量,精加工采用较高切削速度和较小进给量;考虑工件材料时,碳素钢等塑性材料应采用较高切削速度较小进给量,灰铸铁应采用较低切削速度和较大进给量;考虑钻头寿命时,钻大孔采用较低切削速度,钻小孔采用较高切削速度。

  • 第18题:

    工件外圆精车切削时,要合理选择车刀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选择钻孔切削用量时应避免什么?

    • A、按金属材料性质选择切削用量。
    • B、按钻孔深度选择切削用量。
    • C、钻小孔采用自动进给。
    • D、进给量应该大于金属材料硬化层的厚度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在切削用量选择中,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


    正确答案:刀具寿命

  • 第21题: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切削力的?


    正确答案: (1)背吃刀量:当背吃刀量ap增大一倍,实际切削面积也增大一倍,变形抗力和摩擦力成倍增加,故切削力成正比的增大一倍。
    (2)进给量:当进给量f增大一倍,由于残留面积也增大,实际切削面积未成倍增大,且切削厚度的增大,使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面积不成倍增大,故切削力增大约68%~86%。
    (3)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削速度v对切削力的影响主要受积屑瘤影响实际前角所造成。切削脆性金属时,产生崩碎切屑,切屑与前刀面挤压和摩擦作用较小,没有积屑瘤产生,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无显著影响

  • 第22题:

    问答题
    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哪几项?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切削用量是切削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参数,包括:
    1、切削速度vc
    2、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其分别表示切削刃与过渡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3、待加工表面转化为已加工表面的速度
    4、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原则:
    1.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切削加工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确定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合理组合。
    2.背吃刀量要尽可能取得大些,最好一次走刀能把该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完。
    3.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机床、刀具和工件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精加工时,一般背吃刀量不大,切削力也不大,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工件表面粗糙度。
    4.选定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以后,根据合理的刀具耐用度,用计算法或查表法选择切削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从切削温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切削时切削用量的选择以增大切削深度为宜?

    正确答案: 实验得出,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增加20%~33%;f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增加10%;增加一倍,切削温度大约只增加3%。因此,在切削效率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减小切削速度来降低切削温度,比减小f或更为有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