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混合气体燃烧的极限区域包括()、()。

题目

可燃混合气体燃烧的极限区域包括()、()。


相似考题
更多“可燃混合气体燃烧的极限区域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5)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下列关于可燃物质燃烧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道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B.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内扩散混合,混合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发生燃烧为分解燃烧
    C.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汽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D.可燃物质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后与氧进行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下列关于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B.所有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C.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D.可燃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提高
    E.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混合气体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仍能发生爆炸

    答案:B,D,E
    解析:
    教材P30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1)火源能量。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2)初始压力。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初温。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4)惰性气体。可燃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小,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合气体均不能发生爆炸。

  • 第3题: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

    A雾气

    B点火源

    C蒸气

    D混合气体


    C

  • 第4题:

    柴油可燃混合气体是在()内形成的。

    • A、进气管
    • B、燃烧室
    • C、化油器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适用于可燃性组分浓度较低的混合气体或空气中可燃物的测定。

    • A、爆炸燃烧法
    • B、氧化铜燃烧法
    • C、缓慢燃烧法
    • D、快速燃烧法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混合气体的混合成分接近极限条件时,火焰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1.2~6米/分钟,当超过此极限时,混合气体便不会燃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关于爆炸极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遇火后不燃烧、不爆炸
    • B、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内,遇火后既燃烧、又爆炸
    • C、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内,遇火只燃烧、不爆炸
    • D、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极限上限,遇火后只燃烧、不爆炸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助燃物与可燃物的混合浓度必须在()范围内,燃烧才能发生并持续。


    正确答案:燃烧极限

  • 第9题:

    水蒸气通过稀释或置换燃烧区内的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使可燃气体浓度低于()或使空气中氧的浓度降低,不足以维持燃烧。

    • A、燃烧下限
    • B、燃烧上限
    • C、耐火极限
    • D、爆炸极限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判断题
    爆炸极限指由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引起爆炸时,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百分比范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爆炸极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遇火后不燃烧、不爆炸

    B

    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内,遇火后既燃烧、又爆炸

    C

    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内,遇火只燃烧、不爆炸

    D

    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极限上限,遇火后只燃烧、不爆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已知某可燃性混合气体的成分为:CH4、C2H6、C3H8和H2,每种气体成分的组成和其在空气中的燃烧极限见下表。请计算该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根据理·查特里公式,复杂组成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混合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已知的爆炸极限按下式求之。该式适用于各组分间不反应、燃烧时无催化作用的可燃气体混合物。

    正确答案: C.100/(V1/L1+V2/L2+……+Vn/Ln)式中Lm——混合气体爆炸极限;
    L.1、L2、L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爆炸极限;
    V.1、V2、V3——各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C.L=100/(50/5+30/3.5+10/2.5+10/4)=4.0CU=100/(50/15+30/15+10/8.5+10/76)=1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

    A.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B.所有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C.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D.可燃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提高
    E.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混合气体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仍能发生爆炸

    答案:B,D,E
    解析:
    2020版教材P 38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1) 火源能量。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 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2) 初始压力。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 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 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 初温。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4) 惰性气体。可燃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 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合气体均不能发生爆炸。

  • 第14题:

    引燃可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 )

    A.小
    B.大
    C.不变
    D.没有规律

    答案:B
    解析:
    教材P29
    引燃可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 第15题:

    爆炸极限指由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引起爆炸时,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百分比范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可燃混合气体的燃烧期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

    • A、备燃期
    • B、中燃期
    • C、缓燃期
    • D、后燃期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可燃气体或可燃性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在某一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将引起(),此浓度范围称为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 A、闪燃
    • B、着火
    • C、爆炸
    • D、燃烧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的范围就越宽,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遇火后()

    • A、不燃烧、不爆炸
    • B、可燃烧、可爆炸
    • C、只燃烧、不爆炸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防止爆炸的原则不包括()。

    • A、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
    • B、监视混合气体浓度
    • C、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 D、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α>1的可燃气叫()。

    • A、标准可燃气
    • B、稀可燃气
    • C、浓可燃气
    • D、可燃气燃烧时的下极限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遇火后()。
    A

    不燃烧、不爆炸

    B

    可燃烧、可爆炸

    C

    只燃烧、不爆炸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